2)第七十二章 不忿的高文敏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贪,谁当官不想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所以为什么剥皮革草都止不住贪官,明朝成为历朝历代贪官之最,不是没原因的。

  欲望像弹簧,你压得越狠,反弹得就越厉害。

  当然了,柴令武可以牛皮哄哄的说,这不过是点小钱。

  二千五百缗的提成,就是通过柴家柜坊简单一个转让就完成了,比以前快多了。

  不要觉得数字夸张,要知道不过五十万架曲辕犁就能达到这提成了,而贞观十四年的统计,有1557个县,平均每县320架犁也就差不多了。

  按户分配的话,以贞观年三百万户人口计算,大约六户一架犁。

  就这个数字,已经让柴令武感到满意了。

  钱,站着赚了,还能造福天下,善莫大焉。

  “很好,你们三家做事敞亮,以后再有这类事,我不会忘记你们。”

  柴令武随手画了个大饼。

  不过,那得是好几年以后的事了。

  现在,柴令武还得在河州吹冷风,防备吐谷浑呐!

  这三人踩着过年的时间点来,主要是混个好感,增进感情,得到柴令武的允诺自然喜出望外。

  以后,再不怕人官面上刁难了,我们上面也有人的。

  连程、丁懿、孙康离去后,李崇义、高文敏联袂而至,看得柴令武大为惊讶。

  初一在家过、初二拜丈母娘,几千年来,这一点是大致相同的,这俩一起来是个什么意思?

  就算高文敏还是自由身,李崇义起码是娶妻了吧?

  相互取笑了几句,柴令武才明白,李崇义的岳丈家是真的在故清河郡东武城县,武德年改为贝州武城县,后世绝大部分土地划入河北故城县。

  崔家的历史那叫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

  据说,崔氏源于姜姓,是姜尚的后裔,唐朝与五代就出了十三位宰相,成语“满床叠笏”就出自清河崔家。

  太远了,李崇义不可能去给岳丈贺岁,也就自由了。

  偃月形馄饨的香气,让李崇义与高文敏不自觉地咽了口唾液。

  为什么柴家庄的偃月形馄饨那么香呢?

  猪肉嘛,按说柴家庄没有酒糟了,养的猪应该不如从前了啊!

  柴令武微笑不语。

  你们太小看百姓的智慧了,柴家庄虽然不酿酒,却不妨碍柴跃买回麸皮,用酒曲发酵了,然后再喂猪啊!

  加上注意猪圈的卫生、尽量喂熟食,同样的劁猪,柴家庄的至少要高两个档次。

  至于不时捕捞灞水鱼虾,碾成粉末掺入猪食的事,连柴家庄都没几个人知道具体情况。

  柴跃终究还是有点上岁数了,监管曲辕犁制作的事慢慢移交了柴禾,养猪的事慢慢交给了柴火,自己才有了管事的样子。

  哪家的管事还凡事亲力亲为?

  柴跃察言观色的本事不错,立刻嚷了起来:“瓜婆姨,没看到二位公子风尘仆仆的吗?赶紧整两碗偃月形馄饨送上!”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