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事了_四合院:从聋老太太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牛大胆边走边聊,用他的话来说附近几座山统称麦香岭,从上游有条河环绕麦香岭而过。麦香岭附近有四个村落,麦香村、集贤村、定息庄还有河下庄。麦香村一共120多户,分成了2个高级涉,牛大胆就是村东社的社长。村里老少有500人出头,劳动力也有300多,田地有1600亩。冬种小麦夏种玉米、大豆、油菜,小麦平均亩产170斤上下,生活还算不错。

  村里有耕牛37头,不要觉得牲口多,并不够用。公牛连续耕作的一天也就2亩地,耕作三天还得休息一天。夏耕秋种每次半个月,一头牛撑死就耕2、30亩地。剩下的地就需要人去拉,3个人拉,1个人扶,效率还顶不上头牛,所以没有机械的年代耕牛的命比人的命还值钱,关乎着来年有没有粮吃。

  猪呢,有42头,但也不多,现在都是“任务猪”,也就是“预购猪”。从高级涉成立的同时,县里就成立了食品站。猪都是指令性计划,每个社要养多少头猪都定好了,必须按时按量上交,你想多养也可以,得有多余的粮食啊,就算割猪草也得有劳动力。就这40多头猪社里都不愿意养,主要原因是自己吃不着。

  前面说了,这些猪是“预购猪”,必须卖到食品站,从110、130、150到160斤,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110斤的每斤3毛8回收,160斤的5毛6回收(等以后都用票了还会补贴一点肉票、粮食和布票之类),村民没有赚头自然没有动力。至于不够110斤的,抱歉,不收!这不是后世,没有饲料,猪的品种也没改良,能养到130斤就谢天谢地吧。

  有人会说卖之前多喂点料不就成了,公家也不傻,有个步骤叫“抛潲”,收购员给减个十几二十斤都正常。等猪肉卖到县里,一大半会运往城市,剩下一小半也不是村民分,县里乡里也有工作人员,还有泯兵、县办工厂啥的,能回到村民手里的也就1/5。

  其实现在还算好,是分粮各吃各的。虽然土地卜属于自己了,少了一份感情,但是为了多分点粮食大家还是愿意出力的,只不过不像之前那样卖力了。大家完成了工分要求的活就撤了,再多是不可能的。倒是自留地都被打理的不错,还能喂点鸡、鸭啥的。

  到了村西头,院子里有个人在摆弄气象观测仪器,就是一个离地米高的百叶箱,里面有干(湿)球温度表、毛发湿度表、测量最高(最低)温度表还有水杯。摆弄的人也是棉袄、马褂、长裤,不过带了个有点像瓜皮帽的飞机帽。

  牛大胆开口道“哟,哼哼,心情不错呀,忙乎啥呢。”

  “牛社长啊,您怎么来了,我就记点气象资料,瞎写瞎画,有什么吩咐啊。”瓜皮帽攥了攥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