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日常_四合院:从聋老太太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无轨电车京都现在还没有,要到五九年才投入使用。现在的公交车都是人工售票,按段算,从1段到5段,从1分到9分。

  到了前门大街,路上的人就更多了,一个老太太抱着孙女坐在人力三轮车上噌噌的就过去了,还有一辆人力三轮车上面拉了好几根木头梁子和一些杂物。带着口罩骑着自行车的人一大串,前面有个人穿着旧军装牵着红马拉着一辆满载木箱的架子车,旁边几个工人肩上扛着铁锨之类的工具上工,路中央还有一位身着白衣、穿着黑色皮鞋、戴着白色檐帽手套、套了件军绿色背心的交警在指挥,腿上还系着绑腿。

  进了学校大门,大院里面飘着红旗,里面的建筑主要还是明清时期的那种,一帮低年级的小屁孩在那追逐打闹、翻栏上墙,虽然这帮小屁孩不少比自己还大(︶︿︶)。

  初小的学生穿的是五花八门,有个穿白色衬衣、红色毛衣、橘红色裤子的小女孩在那翻单杠,穿红色棉袄棕色马甲的女娃一跑一跳的往前走。还有一帮小子把棉袄都脱了,就穿着毛衣在外面玩老鹰抓小鸡,毛衣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啥颜色的都有。

  最稀奇的还是有个男孩穿着背带裤和马甲,活脱脱一个电视里的少爷打扮,当然,那疯样子一点没有电视里面少爷的气质。

  到了教室,自己的同学就正常多了,毕竟都15岁左右,搁以前都可以上战场了,基本上都穿着大人的衣服。自己坐在第一排靠墙的位置,同桌是个小姐姐,长得一般,就不起名字了。班里面的同学自己都不算太熟,这年头人员流动很频繁,而且年龄差距也大,也没有长天仙那种水平的,自己提不起劲打交道。

  把书从包里拿出来,主要就四本,语文、算术、地理、历史,当然还有体育、音乐、图画、手工课,但是没课本。初小主要学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比如识字、阅读、写字、加减法,目的是使读完四年级后不再就学的学生,能应用于日常生活。

  手工的教学内容为工艺和农艺技术,培养学生的生产技能。高小开始学珠算、卫生常识、社会常识,和后世的全日制小学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这时期还没推行简体字和拉丁字母版汉语拼音,有的课本文字还是竖着写的,这让小卫一直不是很习惯。

  顺便说一句,这年头有个大神,创造的速成识字发据说能使一个文盲在不到30天的时间里,学会3000多常用汉字,并且会读、会写、会运用,小卫没见过这个过程,不知道这个成绩是小众还是大众。这还不算啥,这个大神后期又做出了改进,在一个村庄对文盲、半文盲进行了历时71个小时的试验,这些学员共学生字3216个,最后对其识字、听写和写作应用进行综合测试,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