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 定量_四合院:从聋老太太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优势,那就是定量比南方那边的稍微要高那么一些。

  比如说特殊的重体力劳动者,以今年下达的最新办法,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每人每月不能高于五十五斤,地区平均数不能超过五十斤。

  但是在以杂粮、小麦为主食的地区,上限就是六十斤,平均数为五十五斤。

  其他各个职业的定量也差不多,像他们这些高中生,北方大约是三十五斤左右,南方是三十二斤左右,总体上来说,杂粮地区的定量要比大米地区高上10%,到底是哪个地区比较好,这就看个人的需求了。

  其实现在各种粮食的定量真的很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岗位每种粮食的供应量都会给在当年的粮本上给写清楚。

  他们家算是比较好的,这倒不是因为职位高,而是每人都有工作,额,学生其实也是一份工作。

  以面粉来说,京都这边对于一般工人、教育卫生人员每个月供应量是12斤,中学生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也是同样的定量,但是对于钢厂里面的这些重体力劳动者,每个月还有6斤的补助,对于铁路、工矿的职工,每个月额外12斤的补助。

  而普通没有工作单位的就只有每个月6斤的供应。

  这样算一下,小卫他们家六口,是24+12+12+12+6+6=72斤的面粉供应。

  而和他们家人口相当的阎老师家,就只有12+6+6+6+6+6=42斤的面粉了。

  而贾家的话,因为他们一家除了贾东旭都是农业人口,所以除了贾东旭是每个月18斤的定量,其他人每个月也是6斤,这点是没错了,别的地方怎么算的小卫不清楚,京都这附近的农村人口也是有面粉定量的,T购T销嘛。

  倒不是像城市这边购买粮食的额度,而是可以保留小麦的额度,每人六斤。

  贾家的话,虽然现在他们家都不从事农业生产了,但还是属于农业人口,只要补齐每年的工分,分粮的时候还是有他们的一份口粮的。

  不过嘛,农村这边的监察力度还是比较宽松的,大家每人每户多留一些也是默认的,社里的领导也都是村里的人,都懂这个规矩,收麦的时候都会多预留下来一些。

  当然了,这就和贾家这种不在村里的人关系不大了,不在村里干活当然就没有这份红利了。

  而且农村这边的定量比城市还要复杂不少,因为他们这边还有牲口,比如骡马,每天要六七斤的料,其他的像是牛、羊、猪、驴等等等,也都是都定量的。

  从麦麸豆饼到一些细粮,分门别类的一长溜,所以农村这边可操作的幅度就比较大了。

  而且牲口这边的申请核定量都比较麻烦,要知道现在不光是农村在用的到牲口,城里里用的也挺多。

  就像他们前几天用的驴车,如果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