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 赊_四合院:从聋老太太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也不少。

  估计是之前都跟家里说过了,所以一大半的同学都骑着车来的,目前京都有多少辆自行车小卫也说不好,单就他的感觉来看,差不多四、五户就有一户能有一辆车。

  要是他们京局的大院,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家家都有自行车的。

  不同于其他东西,收音机不实用,手表同样的道理,缝纫机虽然实用但是只有家里的妇女能用,也带来不了精神上的需求,综合来看,自行车才是家里最急需的大件,所以大部分家庭购买的第一个大件也是自行车。

  而且现在的购买自行车需求也真没那么高,不要票,签的话,工作两年,大部分工人每个月也能拿30块左右,只需要5-6个月的工资就能买一辆自行车。

  如果是重工之类的工厂需要的时间还少,只要不是家里实在困难的,自己节省一些,两年总能把一辆自行车的钱存下来。

  而且,就算是你没钱,其实也是能买的,因为有一种“赊购”的方法,也就是分期付款!

  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小卫也挺懵的,但是慢慢发现这种状况也挺普遍的,就像是周叔他们调度中心前段时间才分期了400多辆自行车给站里的职工,之后慢慢从工资里面扣就可以了,而且还没有利息。

  不光是自行车,很多比较贵重的物品都可以赊购,不过一般来说必须要由单位出面购买才可以,而且最好是大单位,面子大、信用好,从衣服、钢笔到收音机、手表,单位会经常性的组织购买,这种行为用团购来形容更为恰当。

  而且单位也不怕断供,这时候单位都是铁饭碗,没人舍得半途不干,慢慢从工资里面扣就是了,不过也会看你的工资和消费能力,不会连续让你赊好几样的。

  这种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不光只是在城市里面才有,在农村也是有的,不过他们主要卖的是铁器。

  铁锅、铁刀还有农具,可以先用后付款,写上借条按上手印就可以,不过和城市里面的不同,农村做这一行的基本都是私人,虽然能提前消费,但是卖的东西价格其实偏贵。

  细算下来都堪比以后的高利贷了,完全比不上单位给组织的赊购。

  所以说,现在京都的工人想拥有一辆自行车真不是件太难的事,因为就算家庭实在困难,还有二手市场不是,价格要便宜不少。

  最近几年他是没有看到过相关的统计,但是在刚过来的时候,他在报纸上看到过,那时候京都的自行车保有量大约有18万辆。

  想想当年的人口和这几年的发展,现在京都少说也有25万辆以上的自行车。

  虽说存量大常见,但不代表自行车不宝贵,怎么说也都是好几个月的工资换的,平时使用的时候都是精心呵护,一到休息的时候,就能看见不少大老爷们端出一盆水找个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