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一十三章_女帝养成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种是由纯血马、阿拉伯马杂交冷血统马而育成。温血马是最受欢迎的马术用马。如汉诺威马、荷斯坦马、荷兰温血马等。[1]

  汉诺威马

  主要品种

  鞑靼野马(E.f.gmilini)

  野马的一种,也称欧洲野马或太盘野马。鞑靼野马曾经广泛分布于欧洲,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灭绝。[2]

  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是现存唯一的马的野生种。[2]

  全称普热瓦斯基氏野马,体型健硕,体长米,身高1米以上,体重约为300公斤;形似家马,但额头没有“刘海”,鬃毛短而直立,马尾呈束状;四肢短粗,常有2-5条明显的黑色横纹,小腿下部呈黑色,俗称“踏青”腿。普氏野马有33对染色体,比家马多出1对。[4]

  普氏野马

  栖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性机警,善奔跑。一般由强壮雄马为首领结成5~20头马群,营游移生活。原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准葛尔盆地北塔山及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马鬃山一带。[3]

  普氏野马曾一度濒临灭绝,据记载曾经只留有12个个体,后来经人工干预扩繁后放回大自然,再一次得到了大量的繁殖,现大约有2000余匹。通过对普氏野马基因组杂合度的研究,表明其存在高度的近交现象,这与其由12匹基础马、4个母系保种而来的事实相符。[2]

  大宛马

  马

  “汗血宝马”又名“大宛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纯血骑乘马品种,有3000多年历史,与阿拉伯马、英国马并列为当今世界上仅有的3种纯种马。[5]

  大宛马是中国汉朝时西域大宛出产的一种良驹,山地马种,抗疲劳,蹄坚硬,甚至可以“日行千里”。《史记》中记载,张骞出西域,归来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唐太宗时,西域进贡千里马,据说其中就有“汗血宝马”。唐太宗“昭陵六骏”中的“特勒骠”传闻就是突厥赠送的“汗血宝马”。[6]

  汗血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因此称之为汗血马。马史学家认为,汗血马其实就是现存于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捷金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6]

  蒙古马

  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42厘米,体重~372千克。

  蒙古马

  在遗传学上,蒙古马具有抗寒、耐粗饲、有耐力、生命力顽强等特性。[7]

  哈萨克马

  哈萨克马是食草性家畜。产于新疆的哈萨克马也是一种草原型马种。其形态特征是:头中等大,清秀,耳朵短。颈细长,稍扬起,耆甲高,胸销窄,后肢常呈现刀状。汗腺发达,有利于调节体温,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胸廓深广,心肺发达,适于奔跑和强烈劳动。易于调教,通过听、嗅和视等感觉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记忆。平均寿命30~35岁,最长可达60余岁。使役年龄为3~15岁,有的可达20岁。[8]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