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章 综合素质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际上,裴承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什么。

  因为印度在藏南冲突之前,一直将重点放在克什米尔地区,直到藏南冲突之后,才开始加强东北地区的防御工作,所以包括容纳能力在万吨以上的地下仓库在内的超大型地下防御设施都是在这几年内完成的。虽然军情局投入了很多力量。但是需要同时监控的目标太多,没能掌握所有地下仓库的准确位置,无法为前线指挥部提供足够的情报。换句话说,就算把确认的目标全部炸毁,也不会让印军主帅吃不

  饭。

  为了让裴承毅放心,军情局还送来了一份“证据”。

  藏南冲突之后,印度总共向东北地区运送了劲万吨粮食,而部署在该地的印军4年内最多只消耗了打手坠万吨粮食,而军情局掌握的那些粮食仓库只能容纳大约叨万吨粮食。中间的刃吨差额。就不在军情局的掌握之中了。

  轰炸结束的时候,裴承毅才离开战术指挥中心。

  根据由无人侦察机发回的现场图像做出的战果评估,这天晚上只炸毁了可以储存钓万吨粮食的印军地下物资仓库。

  裴承毅留了一手。克得丰过头。

  实际上,裴承毅与军情局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印军中长期存在的腐败对轰炸结果造成的影响。

  直到战后,裴承毅才知道,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没有错,但是4年内,看管物资的印军通过走私等方式将石万吨粮食输往邻国,或者通过黑市卖给当地人,从中获得大约同乙美元的赃款。这笔钱中,有打手亿四万美元通过各种渠道,最终转入了古吉拉德的长子在苏黎世银行开的账户。

  换句话说,轰炸开始的时候。印军东北集团军的存粮只有万吨。

  由此可见,大部分仓库都没有放满,储存在那些没有遭到轰炸的仓库中的粮食不是的万吨,而是不到万吨!

  万吨的粮食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东北集团军总兵力绍万,按照最低标准,每人每天需要2千克粮食。召万人打手天就要消耗皖炖粮食,粮最多只够消韧个半果按照曳守阵计算,印一“集团军群司令部直属兵力在2万左右。再加上大约2万名军官,至少需要力万吨粮食。在只有万吨存粮的情况下,连司令部指数兵力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

  司令部的人都吃不饱,其他部队的官兵就别想填饱肚皮。

  这天晚上的轰炸,敲响了印军东北集团军群的丧钟。

  因为当时不清楚情况,所以裴承毅心安理得的回去睡大觉了。

  傍晚。当他回到战术指挥中心的时候,袁晨皓送来了三份报告。一是弘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安拉阿巴德郊区,主力部队将在丑日凌晨前到达,包围安拉阿巴德的行动最迟于丑日傍晚完成;与裴承毅的判断相同,弘军到达前,包括部署在法塔赫布尔的6个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