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东线战争转折点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弃这种可能吗?”

  项铤辉长出口气,说道:“非常难打手希望很渺茫。主要问题还是后勤保障不到位,即便我们动员所有的空运力量,也最多支持三个军持续作战。在只能投入三个军的情况下,至少需要两斤,月才能完成作战行动。”

  “这就是关键,印度骑虎难下,我们也骑虎难下。”

  项铤辉看了王元庆一眼,灭掉了烟头。

  “只不过,裴承毅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

  “什么意思?”项铤辉伞起第二根香烟,没有急着点上。

  “知道我为什么要让裴承毅去指挥这场战争吗?”

  项铤辉愣了一下,没有马上反应过来。

  “可以说,裴承毅是我见过的最有才华的军人,而且是能力最均衡的军人。在战术层面上。他的指挥能力不亚于任何一位前线指挥官。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具有战略眼光、全局意识非常强烈的军人王元庆点上了第二根香烟,说道,“与以往的战争相比,这场战争的规模更大,特别是地面战争。从制订战争计划打手开始,裴承毅就考虑到了整个战争进程。如果我没记错,当时很多人反对在东线开打,连你都认为应该首先在西线发起进攻,以攻占新德里为首要目标。裴承毅为什么坚持在东线开打,而不是首先攻打新德里?原因很简单,战争不会在我们占领新德里之后结束。过于注重新德里的价值,只会使我军在战争后期遭遇更多的麻烦。先在东线莫定基础,拉开架势,才能让后期战争行动更加顺畅,以最小的代价赢得全面胜利。”

  项铤辉点了点头,这一点他非常清楚。

  “在东线开打的问题很多,就算我不是军人,也能看出一二。”王元庆停下来抽了两口烟,说道,“从战争打响的那一刻开始,裴承毅就在尽量为我军在东线战场上的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不管是在西线诱敌,还是在东线示弱,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尽快取得胜利。站在这个角度上看,我认为裴承毅早就料到了现在的局面,并且及时调整了刀军的战术。把印军西部军团向北赶,不是偶然结果,而是必然结果。”

  “元首,你的意思是,”

  “裴承毅早就计划好了一切,需要的只是我的授权。”

  项铤辉微微皱了下眉头,听出了王元庆这番话的另外一层意思。

  “当然,就算你不来找我,我也会替他解决问题。”

  “可是,”

  “看得更长远一点,尼泊尔实际上是解决孟加拉国问题的关键。”

  项铤辉挠了下头皮,显然没有反应过来。

  “尼泊尔遭到印军入侵,孟加拉国还能作壁上观吗?”王元庆笑了笑,说道,“印军狗急跳墙,能够借尼泊尔避开我军,为什么不能借孟加拉国攻击我军呢?站在孟加拉国政府的立场上,如果无法避免,是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