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全面爆发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梦都希望印军走这条增援路线,因为这样能够给共和国更多的战争理由,还能让孟加拉国加入这场战争,为共和国提供更多的支持。但是裴承毅不能没有任何准备,除了留下战略机动能力最强的空降军之外,他还让空军加强了在孟加拉国方向上的巡逻力度,阻止印度派遣军队攻打达卡。二是东线没有直通前线的地面交通线,在舰队进入孟加拉湾、地面部队从吉申根杰南下夺取某座港口之前。前线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完全由支援航空兵承担,包括陆航的万在内的所有空运力量都在为前线作战部队服务,无法支持大规模空降作战。

  拿到参谋统计出来的空运数据后,裴承毅面临两个选择。

  是利用现有的空运力量。支持地面部队打赢东线战争;二是集中力量向吉申根杰投送兵力。让以刀军为首的地面部队尽快南下,攻占坎宁港,打通海上补给通道。

  显然,这两个选择都有难度。

  前者的最大问题是,共和国空军与陆航的空运力量,最多支抛个军作战,而且运送后两个军。即刀军与鳞军需要大约打手周的时间。虽然4个军的兵力不算少。按照裴承毅的计算,只要弘军能够到达战场,就能在旧天之内攻占印度东部地区,如果将刀军换成某支空降军,还能提高进攻速度;但是裴承毅不得不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印军向吉申根杰发动反击,将分散空运力量。延缓东线战场上的进攻速度。

  后者的最大问题是,东线战场上的战斗必然会拖上更多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在预定的期限内完成战斗,甚至有可能拖上好几个月。如果能够顺利攻占加尔各答坎宁港是加尔各答的外港,晚一点完成东线进攻行动也不是大问题。问题是,进攻速度放慢之后,东线印军必然会加强防线,今后的进攻更难打。更麻烦的是,这要全面调整作战计划,而裴承毅没有这个权力。

  吃晚饭的时候,裴承毅把袁晨皓叫了过来。

  “如果由我决定,肯定会选择南下加尔各答。”袁晨皓苦笑了一下,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总参谋部会不会允许我们调整作战计划。”

  裴承毅笑了笑,没用”乙。。

  问题不在总参谋部,而在元首府。虽然王元庆从不干预前线作战行动,但也从不允许前线指挥官随意指挥战斗。更重要的是,南下加尔各答的作战行动并不轻松。从吉申根杰到加尔各答的直线距离不到如千米,路程却超过了物千米,期间还要度过恒河与恒河下游的多条支流。进军难度非常大。与进军难度相比,守卫交通线的兵力需求更加麻烦。虽然可以让刀军打主攻,但是必须提供2到3个军的后备力量。在后勤保障跟不上,无法投入太多作战部队的情况下,如每保证从加尔各答到吉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