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总理的决断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场上发动进攻。原因很简单,只要中国军队攻入印度境内,印军就会展开战略反击。虽然印军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但是对付巴基斯坦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中国军队首先在东部战场上发动进攻,印军就会在西部战场上发动反击,争取首先击溃巴基斯坦。随着巴基斯坦崩溃。东部战场上的胜利将变得无足轻重。中国还得花大力气稳住巴基斯坦。在此情况下,中国的理想选择是首先稳住巴基斯坦,在西部战场上击败印度,再在东部战场上发动进攻。

  根据这一判断,美国把战略侦察的重兵放在了克什米尔地区。

  虽然随后的一些现象让美军高级将领的观点受到了质疑,比如中国的主要野战部队都集中在东面,派往西面的地面部队只有3个军,在打手个野战军中所占的比例不到3成,又比如中国军队在战前的侦察工作主要集中在东部,对西部不太关心。但是在包括杜奇威在内的一些美军高级将领看来,这正是中国兵法中的“声东击西”之计。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军的判断也没有错。在道路交通不畅的情况下,地面部队的多寡并不是关键因素。美军将领再疏忽大意,都不会忽略3个空降军。在以空降军为主要进攻力量的情况下,军队的部署问题就不是那么突出了。只要后勤保障到位,空降兵可以在口卜时内完成战役机动,从东部战场转移到西部战场。

  别人不说,就连杜奇威都坚信将由空降兵打响地面战斗的第一枪。

  不得不承认,杜奇威的判断非常准拜

  首先进入印度的确实是空降兵,只是杜奇威没能准确判断出进攻方向。

  虽然美国的战略侦察能力不容小觑,但是没有任何一斤,国家的侦察能力是无限的。在基本判断错误的情况下,美国的战略侦察能力也就无法及时发现中国军队的行动,更不可能及时发出警报。

  得知印度的增援部队进入锡金后。杜奇威立即断定,中国军队将迅速发动地面战争。

  这次,杜奇威的判断仍然非常准确。作为与中国军队直接交

  ““让的美军将领,杜奇威非常熟悉中国军队的套元度从争的理由是帮助锡金建国,如果印度不向锡金派遣增援部队,王元庆就没有理由出兵印度。只要印度军队再次进入锡金,王元庆就可以用“防御反击”的名义发动地面战争。

  在杜奇威看来,王元庆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只是一直等到傍晚,中国军队都没有在西部战场上发动进攻,连巴基斯坦军队都没有动静,杜奇威才猛然反应了过来。

  调整侦察卫星的飞行轨道之后,杜奇威还让部署在迪戈加西亚的战略侦察机紧急起飞。

  只是,卫星要想进入新的轨道,至少需要4个小时,从迪戈加西亚起飞的战略侦察机则要等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