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透甲长矛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配制。

  到达四千五百米的高度,机群转为向东飞行。

  因为全程接受预警机的引导与指挥,所以战机上的雷达没有启动。进入战区之前,梁国翔与狄泊清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鹰眼呼叫长矛。”

  “长矛收到。”狄泊清迅速进入了状态,“鹰眼”是预警机的代号。

  “航向转到75,高度3500,接受导航信息。”

  “明白,已收到导航信息。”狄泊清一边说着,一边将导航信息传送给机群里的其他战机。

  导航信息通过战术数据链,由预警机发送给编队长机,再由长机发送给僚机,只占用预警机的一条通信线路。

  在梁国翔的率领下,机群频繁的调整着航线。梁国翔知道,这是战斗前的“热身运动”。

  因为“萨伯-2000”预警机上的战术数据链与中国空军j-10上的战术数据链并不完全匹配,所以只能传递非常有限的信息,无法像配合“雷电”那样,将所有战场信息都传递给战斗机,让战斗机的飞行员及时掌握战场情况。

  为此,才在每个中队配备了一架双座型的j-10b,增添了一名“专业”领航员。

  印度的预警机肯定发现了“长矛”机群,并且引导战斗机前来拦截。双方战斗机正式“照面”之前,都会根据预警机提供的信息,尽量抢占有利的位置,并且抢先发动攻击。如果不出所料,最终双方都无法占据有利位置。

  大约十五分钟后,“鹰眼”发来了敌机的情报。

  数十个光点出现在了主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三十六架战机,妈的,全是su-30mki。”狄泊清掌握的信息比梁国翔更加准确。“梁哥,这下有好戏了。”

  “分配目标,用交叉攻击战术,别手软。”

  梁国翔也有点头皮发麻,敌机的数量是“长矛”中队的三倍。

  j-10战斗机装备的国产火控雷达能够同时跟踪十二个目标,引导导弹攻击其中六个目标。为了提高命中率,一般用两枚导弹攻击一架敌机。采用两架战机向六架敌机同时开火的交叉攻击战术,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命中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