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章 半岛战争分水岭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营。进行2到3钟地短促射击消耗炮弹到600发。

  一场战斗这么打没问题。可是整场战役都这么打是大问题。

  制订战役计划地时候。各级参谋都会按照陆军地作战守则确定物资补给量而不是按照部队地实际作战情况确定物资补给量。一般情况下。制订战役计划地参谋也没有足够地时间了解前线部队地实际消耗情况。

  因为暂时无法确定削弱火力打击密度是否会影响到前线部队的进攻作战行动,所以在宗应仁提交调查报告之后,王元庆没有立即着手处理这个问题,只是让裴承毅转告前线作战部队,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量遵守陆军的作战守则。

  项铤辉在此时做了另外一件事,让总参谋部的军官修订《陆军战术作战与火力支援作战守则》。这份作战守则在20纪80年代制订,虽然期间修改了数次,逐步提高了火力支援标准,在老挝战争与越南战争之后还做了大规模增删,再次提高了火力支援标准,但是半岛战争已经证明,5年前的作战标准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战争环境,作战部队对火力支援的要求大大提高。

  半岛战争后,修订陆军作战守则的参谋小组被保留了下来,并且演变为“总参谋部战术火力标准制订办公室”,隶属于总参谋部作战处。该办公室的主要工作就是针对战争、演习中出现的新战术修订作战守则,每年或者必要时向总参谋长汇报新的火力标准,以便各级参谋人员能够及时调整后勤保障力度。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府采取行动前,总参谋部率先做出调整。

  新的标准还在制订之中,战争还得继续打下去。

  为了尽快让前线部队发动进攻,裴承毅想尽办法加快物资运送速度。除

  与海航的运输机之外;陆航的1架运输直升机全分日夜的向前线运送物资;数以千计的载重卡车往返奔波在1500多千米长的交通线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