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手到擒来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出噪音。并且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可以算出。“鱿鱼”号在由d公司生产地aip系统推进时。噪音至少有一百一十五分贝。而不是法国人宣称地九十五分贝。

  印度潜艇集体出动。引起了华剑锋地高度重视。

  天黑后。他让潜艇上升到了潜望镜深度。希望能够收到总参谋部发来地命令。只是。他白等了一个晚上。直到天亮后。才收到确切消息:印巴即将开战。搜寻监视“歼击者”号核潜艇。

  收到命令后,华剑锋立即让“剑鱼”号下潜到了二百五十米深度。

  当时,他还不能确定“歼击者”号是否在基地内。核潜艇可以在海上活动四十五天以上,印巴危机爆发后,充当战略核威慑力量的“歼击者”号就有可能离开潜艇基地,进入了孟加拉湾。

  凭借从卢诚闻那里学来的“直觉”,华剑锋觉得“歼击者”号就在附近。

  当然,这绝不是狭隘意义上的“直觉”。

  “歼击者”号是印度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设计原形为前苏联海军的“查理-1”型攻击核潜艇。为了具备战略核威慑能力,“歼击者”号指挥台后面的艇体内安装了十二具垂直导弹发射管。凭借射程仅一16k小说wàp.文字版首发千五百千米的“战术弹道导弹”,“歼击者”号很难完成战略核威慑任务。这种不伦不类的设计让“歼击者”号成了四不像,既难以像战略核潜艇那样发挥威慑作用,又难以像攻击核潜艇那样执行战术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歼击者”号的姊妹艇“战斗者”号变成了一艘试验核潜艇。

  “歼击者”号的命运没有好到哪里去,2011年年底服役之后,花了三年才勉强形成战斗力,然后进驻拉姆比利,执行战备巡逻任务。接下来的一年半中,中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只与“歼击者”号遭遇了一次,遭遇海域就在拉姆比利附近。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情报也证明,“歼击者”号正式服役之后,只执行过一次战备巡逻任务,持续时间不到二十天,活动海域在基地附近。

  这样的核潜艇只算得上是一只昂贵的“铁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