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一剑封喉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枚格斗导弹地“雷霆”战斗机。与三架僚机从拉瓦尔品第空军基地紧急起飞。刚刚飞离机场。四架战机就将飞行高度降低到了五十米。

  半年前。哈迪夫少校就与另外三名飞行员开始进行超低空飞行训练。

  当时,他还以为这是为了在战争中执行纵深打击任务。毕竟,超低空飞行是突破防空网的最有效手段。

  现在哈迪夫却不这么想了,他们执行的不是对地任务,而是对空任务。

  战机上携带的全是对空弹药,总不可能让巴基斯坦空军最昂贵的战斗机用机关炮扫射地面目标吧。

  三十五分钟之内,四架战机先后抛掉了机翼内侧挂架下的副油箱。

  按照通过战术数据链发来的航线,四架战机在三十五分钟之内调整了十一次航向,几乎每三分钟就要转向一次。

  渐渐的,哈迪夫少校发现,他们一直在山谷中飞行!

  让他想不明白的是,那些战术导航数据是从哪里来的。

  最初的时候,他以为是地面指挥中心,或者预警机提供的。进入克什米尔印控区上空后,哈迪夫就不这么想了。

  地面指挥中心不可能知道前方的情况,“萨伯-2000”型预警机上的雷达也探测不到这边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两者都无法为战机提供精确到米的导航信息。

  肯定其他某支力量在后面提供支援。

  哈迪夫能够想到的只有中国空军。

  飞越一处隘口后,战机再次转向。飞行高度已经降低到了五十米以下,战机右翼翼尖距离峭壁不到二十米。即便是技艺高超的特技飞行员,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有掉以轻心。如果操纵失误,只需要零点一秒,飞行速度超过了每小时一千千米的战机就将撞上右侧的悬崖!

  飞越下一处隘口的时候,哈迪夫咬紧了牙关。

  前方全是陡峭的山壁,正面主显示器上的航线如同扭曲的蚯蚓,几乎每过几千米就要调整一次航向。每次都必须非常准确,稍有差池,就将机毁人亡。

  半年的艰苦训练,五千多个小时的飞行经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