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导火索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地“替罪羊”。不但自民党因此输掉了大选。成为了在野党。日本也从此走上了一条与战后六十多年来完全不同地发展道路。

  只是。在接下来地五年中。唱主角地并不是日本。而是中国。

  三年前。中国科学院在高温超导材料与可控核聚变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随后,中国五大汽车公司与三大电力公司以资本入股,中科院以技术入股,成立了“龙翔新能源公司”与“龙腾动力设备公司”。两家公司以中科院的高温超导材料为基础,分别研制具有商用价值的复合蓄电池与超导电机。

  两年半前,世界上第一座试商用可控核聚变发电站在中国浙江省的金华县破土动工,预计在五年之内建成,并网发电。

  吉庆汽车——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公司——推出了第一种采用复合蓄电池与超导电机做动力系统,最大行驶速度达到了每小时一百八十公里,充满电后最大行程达到了八百五十公里,售价仅比同类型普通汽车高出百分之二十,成为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纯电动汽车。

  随后两年,中国通过推广电动汽车,建设覆盖全国的汽车充电站,全面改进国家电网等基础设施,迅速拉动国内消费,摆脱经济危机,率先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并且拉开了以高温超导技术与可控核聚变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波产业革命的序幕。

  直到现在,美日欧在高温超导技术与可控核聚变技术上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为了获取中国的核心技术,日本想尽了办法。

  最初,日本进口了几辆电动汽车,拆下了上面的复合蓄电池与超导电机。结果发现,这两种关键设备都采用超高压密封的封装方式,不管是拆解,还是用仪器进行检测,都会导致内部结构损坏,从而彻底报废。

  随后,日本几大汽车公司希望通过技术引进,或者合资建厂的方式获得核心技术,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复合蓄电池由“龙翔公司”生产,超导电机则由“龙腾公司”生产,核心技术掌握在中科院的手中。合资的五大汽车公司能以成本价购买成品,其他汽车公司,特别是外资汽车公司却要以高价购买。

  最后,日本情报机构绑架了几名中科院的科学家,结果却弄巧成拙,不但没有获得相关技术,反而遭到中国情报机构的疯狂报复,日本数十名顶级理论物理学家与实验物理学家神秘失踪,日本的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