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九章雅浦海战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在对付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炮弹时,这0多秒的时间仍然显得比较充足。

  这些特殊用途的炮弹就包括集束子母弹。

  从理论上讲,发现再入大气层的炮弹并不难,除了炮弹对电碰场产生的扰动能够被被动雷达探测到之外,高速飞行时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也能被红外探测仪发现,而且均可以做精确定位。

  关键就是能不能及时进行拦截。而且是有效拦截。

  与穿甲弹这类弹一装药的炮弹相比。集束子母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在弹道末段必须减速,才能让子弹药撒布在有效范围之内。受此影响,集束子母弹都装有加速火箭发动机(准确的说,有关是减速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就是向侧前方提供一个反向推力,让炮弹缓慢减速,并且通过调整喷关的喷射角度,赋予炮弹绕中心轴线旋转的角速度。产生投洒子弹药所需的离心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子弹药是一些质量仅有几百克、甚至百十克的金属杆,本身就欠缺稳定性,过远的飞行距离不但会增大撒布范围,还会降低穿甲能力,所以集束子母弹一般会将投洒子弹药的高度控制在四米到旧功米之间,具体与子弹药的质量与稳定性有关(质量越轻、稳定性越差,投洒高度就越低)。受此种种影响,集束子母弹再入大气层后。在投洒子弹药前的飞行时间大约是其他炮弹的5倍,而且投洒子弹药时已经进入舰队防御系统的拦截

  。

  由此可见,只要有合适的拦截手段。就能拦截集束子母弹。

  问题就是,是什么拦截方式才是合适的拦截手段。

  显然,高能激光算不上合适的拦截手段。虽然从理论上讲,高能激光能够烧穿集束子母弹的弹壳,破坏加速火箭发动机(甚至有可能引爆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使集束子母弹失稳,也就无法投洒子弹药。而没有投洒子弹药的集束子母弹对战舰几乎没有威胁。但是只需要采用一些非常简单的措施,比如将集束子母弹的隔热层涂得厚一点、将加速火箭发动机设置在炮弹的尾部等等,集束子母弹就能有效抵御高能激光。说得直接一点,即便能够持续照射,高能激光要想使集束子母弹失稳,也要照射好几秒钟,而理论上,留给拦截系统的攻击时间肯定没有这么多。相对而言,粒子束武器也不太理想。除了拦截距离偏短的问题之外。粒子束武器对集束子母弹的破坏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改进弹体结构,比如将子弹药沿母弹的中心轴匀称排列,并且分为前后几层,就能将粒子束武器的破坏降到最低,即只有部分子弹药因为结构遭到破坏而无法对战舰构成威胁,大部分子弹药仍然具有杀伤力,而且攻击过程不会受到影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