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最后的反制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前往巴基斯坦任驻外军事顾问的机会,并且在印度战争中以前线总指挥的身份登上了军事生涯的巅峰。除了裴承毅之外,参加过这一培的还有袁晨皓、苏劲辉、凌云霄、华剑锋、梁国翔、贾宝国等等大名鼎鼎的战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轮到张雪峰的时候,这种为期2年,而且不定期、不定时、不定人的离职军事素养培已经成为衡量共和国军人身份与成功的重要标志。

  正是这2年的培,让张雪峰获的了成为战区海军最高指挥官的资本。

  更重要的是,全面的军事素养培,让张雪峰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军兵种的战术,也让他有能力将其他军兵种的战术与潜艇战术融会贯通,从而形成自有的,而且是符合现实情况的战术思想。

  可以说,接受了2年的培刮之后。张雪峰就不再是单纯的“潜艇兵”了。

  按照比较可靠的说法,张雪峰是共和国海军中,第一批认识到主力舰在未幕海战中重要地位的将军之一。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而且张雪峰本人也没有承认过,但是在曰年底的时候,身为专门负责战区内海军事务的战区参谋长,张雪峰竟然主动要求以“建造长”的身份负责主力舰的建造工作与主力舰队的组建工作,足以证明,这个在潜艇战场上有着辉煌战绩的将军找到了新的人生舞台。

  必须承认,张雪峰与其他同样来自潜艇部队的将军有很大的区别。

  用外界的评价来说,张雪峰是一个生来就为了打仗的战士,而不是呆在战线后方的统帅。

  不管这个评价是否客观,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张雪峰是个喜欢冲锋陷阵的军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难明白,华剑锋重点栽培张雪峰,与张雪峰的出身没有太大的关系。

  事实上,主力舰与张雪峰熟悉的潜艇有很多狂似之处,至少“秦”级如此。

  比如“秦”级与潜艇一样,都高度重视被动隐身,而不是主动隐身,虽然隐身的方式方法并不完全一样,即“秦”级更加重视包括雷达、红外线、可见光与紫外线在内的电磁波被动隐身,而潜艇则更加重视声波被动隐身,但是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悄悄靠近敌人,再出其不意的发起攻击。这一点,从“秦”级的武器配备,特别是主战武器的弹药配备情况就看得出来。仅能消耗旧分钟的弹药储备量,肯定不是为持久战准备的。受此影响,“秦”级与潜艇在攻击目标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争取一击必杀,只要碍手一次就能彻底消灭敌人、至少也能让敌人丧失战斗力。别的不说,啊千克级穿甲弹与田毫米重型鱼雷的威力就不相上下。

  这种基本面上的相似形,也就决定了“秦”级与潜艇战术上的相似形。

  可以说,这也是张雪峰能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