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机会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段。在与俄军官兵交流的时候,美国军事访问团的资深军官首先指出了俄军的不足,比如缺乏协同作战能力、电子战水平不高、制空能力匿乏、空天战手段有限、没有足以指导全军的战术思想体系等等。仅仅如此的话,美俄军事交流肯定不会收到好结果,甚至有可能流产。不管怎么说,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救援军事传统的大国,也是一个非常重视军事建设的国家,俄罗斯军人有着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与自豪感,即便美军的建议没错,也很难被俄军接受。美军的高明之处在于,指出俄罗斯的缺点之后,不但提出俄军的优势,还提出了以长补短的办法。按照美国军事访问团资深军官的说法。俄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强烈的荣誉感与高昂的士气,只要能够充分发挥俄军官兵的积极性;结合有效的战术思想体系,俄军将在战场上无往不胜。

  由此可见,美国军事访问团对俄罗斯局势的影响绝对功不可没。

  如果仅仅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军官提出建议,俄罗斯当局肯定不会蠢蠢欲动。史塔克离开莫斯科之后。美国当局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兑现国防部长在莫斯科做出的承诺,在0月6日就将俄罗斯急需的一批技术文件送到俄罗斯大使馆,并且安排专机让俄罗斯驻美大使带着这批文件返回莫斯科。虽然按照双方商定的协议,等到俄罗斯的军工企业翻泽与整理好这些技术文件之后,美国当局才会安排技术专家赴俄,帮助俄罗斯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肯定要拖到年底,但是美国能够如此积极的提供关键技术文件,已经使俄罗斯喜出望外,以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基础。即便没有美国专家指导,也能在短期内消化美国的先进技术。

  当然,俄罗斯需要的不仅仅是军丰技术,也不仅仅是技术。

  虽然俄罗斯是金球头号资源大国。拥有的资源能让共和国与美国都羡慕不已,但是在电力革命浪潮中。俄罗斯迅速由机械时代的工业大国沦落为二流工业国家,即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以生产、出口初级工

  让品为罕关重要的常温巍导材料来说,直到们年代邸榄,俄罗斯才掌握了基本生产技术,勉强搭上了电力革命第一波浪潮的末班车,在《伦敦条约》签署之前成为了4个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即便如此,到刃年代末,俄罗斯仍然没有成熟的应用技术,直到的年代初,才在获得了美国的技术援助之后,掌握了复合蓄电池的基本生产工艺,并且开始兴建第仁批可控聚变核电站。虽然凭借后发优势,俄罗斯在复合蓄电池、超导电动机与可控聚变核电站等领域的切入点比较高,比如俄罗斯企业就没有生产2级复合蓄电池。而是从6级复合蓄电池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