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秘密同盟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半岛战争爆发前,军情局就在关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根据当时的情况。共和国内部出现了“东进。与“西进。的两大观点,即在突破美国的战略包围圈的时候,到底应该选择哪个方向。虽然事后是选择了东进,但是以当时的情况,共和国当局肯定会考虑进军中亚。原因非常简单,美国陷入伊朗战争的泥潭,一时之间很难脱身,从阿富汗撤军已成定局。虽然中亚是俄罗斯的后院,而且除了阿富汗之外,其他几个国家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也是独联体成员国,与俄罗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共和国却不太亲近,但是俄罗斯势微,且自顾不暇;共和国却如同东升的旭日,不但国力蒸蒸日上。国际影响力也大大增强。从各种方面看,即便中亚国际不会全部投靠共和国,也会与共和国修好。在此情况下,共和国只需借助与巴基斯坦的同盟关系,加上在阿富汗的影响力,以及在经济上做点文章,就能控制中亚地区,突破由美国编织的战略包围圈,取得进军中东的捷径。事实上,西年之后,共和国确实是沿着这条路线前进的,一步一步的将几个重要国家收入囊中。

  也就是说,故意在哈萨克斯坦示弱,绝对是共和国的一步战略要棋。

  按照删的分析,共和国没有在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一争长短,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共和国当局没有想过要用一场局部战争来打垮俄罗斯,更没有想过要用一个拥有上千枚核弹头的大国来检验战略防御系统。二是共和国当局希望通过这一战略让步,满足俄罗斯的对外扩张需求,在中亚地区与俄罗斯形成战略均势。避免在该方向上浪费太多的国力。三是俄罗斯出兵哈萨克斯坦。对共和国国内的一些温和势力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能让那些还在幻想和平的人清醒过来,从而凝聚国家力量。

  总而言之,从共和国的立场出发,把哈萨克斯坦让给俄罗斯不见的是坏事。

  关键是,是好是坏,

  说简单一点,如果俄罗斯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或者说共和国能够遏制俄罗斯的扩张野心,这就是一件好事。如果俄罗斯还不满足而共和国又无法通过非战争的手段遏制俄罗斯的扩张野心,要想使其成为好事,就得在战场上打垮俄罗斯。

  毫无疑问,俄罗斯绝对不是一个能够轻易满足的国家。

  回顾历史就能发现,俄罗斯一直是一个欲求不满的国家,是一个在欲望中崛起的国家。

  受此影响,袈水毅在曰年力担重担,也就不难理解了。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即便共和国与美国打一场世界大战,也很有可能是一场以战略防御为主的、规模相对有限的战争,即交战双方主要通过本土以外的军事较量来决胜负,获胜的一方不会轻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