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为决战做准备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的资源不但不可能给英国带来好处,反而会加剧国内政治斗争,而反复更迭的政权只能损害普通人的利益,而无法保证普通人的利益。在此情况下,绝大部分英国人宁可相信岛上什么也没有,也不愿意支付巨额的战争开支,更不希望因此让自己的亲人上战场。”

  “看起来,英国选具的觉悟都很高。”

  “这不是觉悟的问题,事尖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选民都有同样的想法。”

  布兰迪诺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杜奇威的意思。

  虽然按照比较公允的说法,大萧条在日本战争后就结束了,但是在更多的人看来,特别是在普通民众的眼里。大萧条是在印度战争后结束的。因为由共和国主导的印度战后重建工作的规模比由美国主导的日本战后重建工作大得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大得多。别的不说,光是为印度提供粮食就让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了筋,而粮食价格上涨导致日用商品价格上涨,将世界经济带入了膨胀阶段,为全球创造了数亿个工作岗位。使众多在大萧条期间失业或者判处业的人获得了工作。

  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民众关心的自然是经济问题。

  正是如此,第二次英阿马岛战争的影响远远比不上印度战争。别的不说,2年前几乎每个人都在关注印度战争。而现在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关注南大西洋上的冲突。不管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有多么频繁,民众除了在茶余饭后看看新闻,讨论一下战事之外,没有多少人真正关注这场冲突。

  作为冲突的间接参与者,美国当局不可能不清楚民众的态度。

  冲突爆发后不久,布兰迪诺就通过美国国务院,给包括兰德公司在内的数家咨询公司安排了工作,让他们调查民众的态度,并且对民意走向做出分析判断。报告早就送到了布兰迫诺的手上,各大咨询公司的调查结果出奇的一致,即民众并不希望有更多的国家卷入这场冲突,甚至连英国的民众都不希望因为这场冲突,对网同有所好转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汉最想看到的结果就是双方古即停止军事行动,沥讨谈习题。

  不管布兰迪诺有什么样的想法,都不能违背民意。

  杜奇威知道总统的想法。见到布兰迪诺没有开口,他沉思了一阵,说道:“第二个问题同样不存在。事实上,不管能否赢得这场冲突,阿根廷在拉美国家中的地个已经的到极大的巩固。换句话说,拉美国家更重要的不是阿根廷能否夺回马岛,而是阿根廷在这些年来取得经济建设成就。甚至可以说,那些正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拉美国家,看中的圭一不是中国提供的经济援助,而阿根廷就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搞的样板。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如果阿根廷输掉了这场冲突,拉美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