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章 被遗忘的书法家_鉴宝直播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一毛钱左右。

  “施主,你……”

  胡杨打断他的话:“不好意思!我信道教的。”

  呃!和尚被噎了一下,随即将目光转到其他人身上,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薅羊毛的机会呀!

  其他人同样摆摆手:“我们都是道教信徒。”

  “如此!贫僧也就不强求了。”

  “大师,打扰了。”胡杨带着大家离开。

  看到这,直播间的观众就没笑够,实在是太有意思的。几个人虚伪得要名,大家都很明白怎么一回事,偏偏都不揭穿,还相敬如宾的样子,尼玛!这是演戏呀!

  “胡哥,看出是那位书法家的笔迹吗?”离开那和尚之后,温文浩就迫不及待地询问。

  他第一眼看这书法字体,就喜欢上,非常对他的胃口,所以才会跟那和尚啰嗦那么久。

  只见,这幅作品在字的结构上以左低右高的形式呈现,书写自然,在笔画的转折上交代的十分清楚,没有马虎之感。

  而且,从头至尾如行云流水一般,娓娓道来,既有古人的意韵又有一种灵动之感,没有过分夸张的笔画,实属大家手笔。

  “有一种碑学的古朴风韵。”胡杨点评道。

  根据求知眼反馈的信息,他早已经了解这幅作品的详细来历,不仅是出自谁之手,甚至中途被谁收藏过,求知眼都给了详细的信息,非常周到。

  “不错,看起来很古拙,却蕴含着灵动。这种笔迹,我想不出是那位书法家。整片佛经,一共一万多字,没有任何的涂改。非常完美的一卷佛经。”温文浩是越看越喜欢。

  “我倒是想到一个人,他或许不是很有名的书法家。”胡杨笑道。

  小高等人惊呼:“这种书法,都不能出名吗?”

  “不好说,憨山大师,你们听说过吗?”胡杨问道。

  大家摇摇头,就连温文浩都有点懵,显然没怎么听说过。

  “憨山大师,他虽然是个和尚,但书法同样了得,实力不差于很多书法家。这佛经书法的特点,我感觉十有八.九就是他的。”

  胡杨介绍,憨山本名叫蔡德清,他是明朝的高僧,号憨山,他在书坛上的名气虽然不大,但是实力不在名家之下。

  据说,憨山大师自幼聪慧,对于经书子史,入目能通,尤其喜欢诗词,他饱读诗书,心胸阔达,十多岁的时候削发为僧,从此游历山川,致力于佛史和文史的研究,著作丰富,是一位饱学之人。

  他擅长各种书体,但是能代表他造诣的当属行书。憨山的行书整体给人一种疏朗之感,在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距离相对较大,字字独立却又相互呼应,让整幅书法融为一体。

  “从用墨浓淡上,他有着高明之处,每行字都会有几个墨色较重的字,形成了一种视觉对比,带来一种节奏感。”胡杨说道。

  在笔画的排列组合上,粗细结合,别有一番气韵,丝毫没有俗气之感,这样的书法不仅在明朝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在历代的行书之中,也是佼佼者。

  事实上,历史上不少名僧都是书法高手。

  而很多书法家,抄佛经也是一件平常事。正是这样,像莫高窟等佛教圣地,都保存着非常多的书法、绘画经典。

  “可以说,这是一位被遗忘的书法家。”胡杨总结道。

  他对这卷佛经稍作估价,认为十万以上,三十万以下。

  小雯听了,再次震惊,赚钱对这些人而言,竟然如此简单。此时此刻,她对自己男友小高的职业也充满了期待。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