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17章 赵老板栽了_鞋乡之小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怪。

  金云飞问于北洋,于老板,你找我就是为了说这个事吗?

  于北洋说,一是说赵运来的事,怕你不知道,跟你说一声。二是关于你的鞋,赵运来生意做得大,你每十天做五百双,他也吃得下,可我就不行了,每十天顶多能收三百双。

  这是好意提醒,金云飞道了声谢谢,思忖着说,看来,我得调整我的生产策略和销售策略了。

  兄弟,你人不错,我给你提三个建议。一,你要把全县各乡镇的销售点建立起来。二,你要扩大鞋类品种,不能只做男布鞋,像女布鞋和童鞋也可以做。三,走出去,扩大眼界,像我们罗桥,是全国有名的小商品市场,你应该去参观参观。

  陈冬华笑着说,他呀,恐怕连罗桥都没去过呢。

  金云飞不好意思地说,倒是去过一次,那是读小学五年级时,学校组织的春游,曾经去过罗桥飞机场。

  于北洋说,得走出去,走出去才能大开眼界。

  点了点头,金云飞说,我不瞒于老板,在全县,我已有了几十家寄卖店,可销量不是很好,每天也就一二十双的。

  兄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陈冬华抢着说,这个我也知道,布鞋太简单,很多人都会做,连我妈也会做。

  于北洋说,对,这就是问题所在,布鞋的技术含量太低,档次不高。你只有做别人做不了的鞋,你才能赚大钱。即使别人也做得了,你也可以从花色、品种、质量等方面超过人家。

  金云飞又拿出钢笔和笔记本,一边记一边说,于老板,你继续说。

  于北洋笑了,兄弟,我随便说说,你不用这么认真的。

  金云飞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于老板你真知灼见,我得记下来慢慢消化。

  于北洋继续说,还有一条,你要认真考虑,就是每个地方,最好只搞一个寄售店,大地方也不能超过二三个。因为同一个地方寄售店多了,很可能会打价格战,反而会影响你的销售量。比方说我买你的鞋吧,要不是赵运来同意,我也不会买你的鞋。

  金云飞头也不抬,记得很快,于老板,请你继续说。

  那我再说两条。一是成本,你得有具体的计算,不能毛估估,更不能把家庭开支也算进去。我知道你们乡下有这个特点,把家里的开支也算进去。但劳动力成本要算进去,自家的劳力也要计算成开支,这样你的做鞋的成本才能计算明白。二是价格的灵活运用,前面的成本算明白了,加上预期利润,销售价格也就出来了。销售价格不能一成不变,比方说季节变化,你的销售价格也可以跟着有所浮动。

  陈冬华笑道,于老板,你这一套一套的,哪学的啊。

  于北洋笑了笑,我啊,以前在厂里上班,搞业务的。说来惭愧,也就是比你们多点见识而已。

  金云飞道,于老板,我有个不情之请。

  兄弟你说,不用客气。

  于老板,你在罗桥,能不能帮我搞一些样品过来,女鞋童鞋我都要。没问题啊,兄弟,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中午这顿饭吃得热乎,可结帐时,因为这是金云飞第一次请人吃饭,掏钱晚了点,还是被于北洋抢了先。

  于北洋拍拍金云飞和陈冬华的肩膀,笑着走了。

  陈冬华说,大飞,你欠人家的人情了。

  金云飞问道,冬瓜,你觉得于老板怎么样?

  陈冬华嘿嘿的坏笑起来,我不懂生意经,也不想做生意,反正就一点,这个于老板,比你原来那个赵老板要靠谱得多。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