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9章 治理兖州的水患_三国之重振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襄阳、南阳。

  屯田军贮备的粮食还算充足,益州、襄阳一年种两季,还有童远安排挖河道、沟渠的淤泥用于肥田,秋后割杂草压肥的办法大大提高了产量。

  为了尽快使兖州、豫州东南部受洪水灾害的地区从灾难中走出来,童远宣布十年不南征,专门让百姓休养生息。尤其是兖州等地,更是5年不从灾区收税、收粮。

  粮食与税收是一方面,更紧要的是处理十几个县那么大的洪水堆积区域。

  首先必须堵住河水决口,这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十五万兖州百姓还不能走,凌易先带领数万屯民和难民,在河水决口南岸找地势高的地方搭建简易住处,河水北岸冀州也愿意出一批砖木建筑材料,不过只负责运到河岸,四海商帮接收后运往兖州就近处。

  在四海商帮的帮助下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了六天时间建设简易住处,还是几十人的地铺,不过有四海商帮用大船运来的石炭,地炕生火后道是不算冷。

  附近没有石头,还的从远处开始用大船运到决口附近,装土的小麻袋就准备了几十万个,装好土后还不能放在河堤上,否则把河堤压垮了。

  河水以北没有竹子,竹子都是从南阳一带运来,编竹笼对南方人来说太容易啦,北方人可吃不消,起初总有人把手被竹条拉破,在这个时代往往一点小伤治理不好可能会伤命。四海商帮赶制出了手套。

  后来从河内运来许多用荆条做的笼子,这是十五万兖州百姓编成的,他们也想为重返家乡出点力。竹子留下运往兖州制作家具。

  在采石场把石块装到荆条笼内搬到大船,所有的楼船都出动了,那艘巨轮堵在缺口正中,其余楼船排列左右,巨轮还没来得及改造,中间的空档当必须有一艘大船堵口。

  涛涛的河水从决口处急转弯,大船也会被冲的打转。

  幸好有诸葛亮、黄月英想出了办法:将一排大船用绳索和麻袋在船头船尾软连接在一起,避免大船相互碰撞损坏,才安全移动到决口。

  诸葛亮、黄月英站在连船两头统一指挥调度投竹笼、投土袋,在付出冲走几个投土袋屯民的代价后,终于使大河重归故道。接着是加固、夯土、做围堰,作内侧填黏土灌石缝。

  河水决口处多了一道一里长的附加围堰,两个月后军屯、民屯家属和兖州百姓被大船接来了。

  原本二十多难民也踏上了回乡的路途,等待他们的是重建家园、恢复耕地,任重道远啊。

  许多地方被大水淹没,泥沙淤积,已经分不清哪里的地属于何人,甚至连村子都找不到痕迹。

  只有周围有高地没被淹没的村子才被魏国屯田军把人救走,还有少数爬上树木或高大结实建筑屋顶存活下来的居民。

  这些存活下来的居民能够找到村子的大概位置,洪水退后有迹可循的,基本按屯田、士族豪强、百姓三、三、四的比例重新划分土地。

  那些没有人烟也没有遗迹存在的大片区域,正是发展战斗军屯、建设军屯的好地方。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