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4章 童远的都城_三国之重振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皎又是孙权堂弟,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孙家。”

  法正又寻思了一会,说道:“属下有一个猜测,朝廷想离间主公与魏国公,除了行宫一事之外,还会借助孙权之手。”

  “哦?你的意思是,孙权会联合一方,然后共同威胁另一方?”

  “很有这种可能。”

  童远仔细思考,但并不这么觉得。

  历史上孙权野心勃勃,背弃同盟夺取荆州堪称永世著名的案例。听到自己与曹操封国公,孙权怎么可能不有所动作?

  荆州之战刚刚结束,周瑜和太史慈负伤。表面上来看,其受挫应该龟缩。

  可是,周瑜和太史慈都是孙策的至交,有一定独立兵权,他们负重伤,意味着孙权对兵马的实际掌控会加强。

  孙权不会傻乎乎地硬碰自己和曹操,他会等待时机,例如防御实在是空虚,或者两边已经开战。

  法正看出童远似乎对孙权那边比较有把握,又说道:“主公,还有一人也容易被忽视,但必然响应朝廷。”

  “谁?”

  “现居平原郡的刘备。”

  “他!没错!”

  童远直接站了起来,刘备可不是演义里那个被无限削弱的哭哭啼啼家伙,而是比里非常能打,治民用人很有一套,还抱有高祖、光武之志的英杰啊!

  此时他还蛰伏于平原,一旦把握住机遇,再有智谋之士辅佐,天下归为谁手也犹未可知。

  法正分析认为,朝廷肯定是对主公和魏国公有一定后手。之前的贾逵、孙资等人便是,如今曹操那里则是刘备。

  童远问道:“孝直,从你角度来看,我方内部会不会还有朝廷的后手?”

  法正认真思考了一会,表情认真回道:“像贾逵那种应该没有,但朝廷一旦用计策让主公失德,或者陷入危险,那有些人就会摇摆过去。”

  “确实啊……”

  这就是事实,这也是童远、曹操不敢堂而皇之控制洛阳的原因。

  看来要抓紧时间了。

  在返程的船上,童远就在仔细思考国都的事。

  既然开公国,就要有国都。天子已经选择许昌和长安作为迁都可能选择之地,那魏晋两国就不能选这两处。

  按照历史和国号,曹操大概率会选择河北的大都市邺城。

  那自己呢?

  目前,夏阳是贸易与文化的中心,河对岸的皮氏是屯田和军事的中心。

  两县分别有霞阳港和龙门津两座繁荣的港口,往来大河各处非常便利。

  选择哪一处呢?

  其实,这两地后世分别叫做韩城和河津,是隔黄河分属陕西山西两省,但实际往来却非常密切不分家的地方。

  那就不分家,立为双都城!

  船过风陵渡进入转角,乘东南风沿大河北上,两岸相望亦相闻,秦晋之地已无搏杀,取而代之以日渐丰饶。

  再过蒲阪津,当年指挥第一次大战役,以少敌多征服白波军,一转眼已经过去超过十年了。

  不要再拖延了!

  禹门终于出现在眼前,大河从此冲出峡谷,由桀骜不驯之怒涛,变为平缓宽广的水源、航道和湿地。

  西边的山岭之上,黄帝之巨像已经清晰可见,东边大禹像与之相对。

  黄帝与大禹在大河冲出峡谷的最近之处昂首相对。

  这里便是吾之都城!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