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八十九章 信里全是洛阳的事_三国之重振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屯田军依旧为新西凉军基础,新吞并的荆州北部是十分富裕之地,士卒可以实现之前屯田军的待遇。

  若不是政治上有上升空间、家人有地位以及官兵一体都参与生产,很多富裕地区的兵马还不愿意入屯田呢。

  如此屯田军有张绣、张燕、公孙瓒、申隆、吴懿、那楼这六员正号将军为最显赫将领。

  文聘、严颜、杜长、刘辟、龚都、焦触、张南、黄崖、杨阿若、裴元绍、胡车儿、杨秋、雷同、杨怀等一批骨干担任杂号将军或者校尉为屯田军中坚力量。

  益州军除了张任、吴懿、严颜等主力兵马和州郡兵以外,还,有刘璝、泠苞、邓贤等部兵马在提防羌人与南蛮。

  他们受黄权管辖,暂时都不调动,以防边疆出乱。

  童远有一个想法,根据目前新西凉军中无畏军、屯田军、部曲兵和州郡兵的情况,以后也能清晰形成精锐野战军、野战军、驻防军和治安军的结构。

  无畏军野战力量一共有九卫,也就是8万人上下。这支兵马是他最精锐的脱产武装。

  屯田军是半脱产和分工化的兵马,其中战兵是野战军的主力,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由屯田军解决问题。其余后勤、医疗、工程、军械技术类的屯田军则是战争的重要保障。

  部曲兵是士族或将领的私兵,在以后的体系中只在边远区域保留其存在。非边疆或郊野的各家根本没必要豢养一支专门战斗的兵马。

  州郡兵本身是以小农为主,受各地太守、县令等日常管理。此时新西凉军治下的小农,北方多为一家六十亩以上土地,南方也不低于四十亩。好好生产当然可以正常生活下去。

  小农如果吃得饱又被高度组织起来,自然如各大王朝初期一样战力不俗,但是他们又要缴税,又要劳役,又要防疫防水旱,手中粮食随着市场粮价的跌宕起伏,再去大量军事训练和外出征战,怎能不加速兼并?

  从童远的角度来看,小农应当减税,不应当被大量征召远离故乡上战场。

  所以州郡兵还存在,但多在本地担任治安军,缉拿盗匪、巡查乡里、守卫城池村镇,都是实打实地保护他们利益,不会违背其自身意愿。

  另一方面,减少军事征召也能让他们多参与农业或者家乡水利,亦或是到附近城中做工,如此不愁以后手工业发展不起来,或者百姓不去购买。

  总之,这是良性循环,远胜于驱使小农当兵征战远方,回家一看老婆家人住鸡窝。

  那屯田军为什么能保持积极性和战斗力呢?

  当然是因为所有战争的收益都会实打实让屯田享受到。

  打仗立功,必然可以地位上升;打赢仗开拓土地,屯民可以升职为吏员;有技能擅于生产,则不仅待遇好同样能为吏;屯田优先开展教育,立功读书还能做官。

  这也是新西凉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