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五章 鲁肃破解危局_三国之重振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勉强稳定了局势。

  但没有孙策的主力回援,组织起来的本地士族豪强用不了多久就能控制江东局势,一旦曹军渡江南下,整个江东就成了本地士族乃至曹操的地盘。

  鲁肃知道事情的轻重,一面加强运送粮草的保护力量,改变航道与时间,一面急急忙忙赶到孙策的大帐,向孙策汇报探听到的情报。

  此时孙策已经知道三弟孙翊已被杀害,徐氏已经为丈夫报仇,初步稳定了局势,至于幕后黑手不得而知。

  黄盖、韩当、朱治、吕范、陈武、张紘均在帐下,孙策正召集部下商议下步行动计划。鲁肃急忙进入大帐向孙策汇报掌握的消息。

  众人听了这位地位低下的运粮官鲁肃回报的信息无不呆若木鸡,没有人怀疑鲁肃信息的真实性,孙翊的死绝不简单。

  徐氏传来的信息虽然不能判断出有什么人参与了杀害孙翊的事件,显而易见的是后院起火了,至于原因,每个人都清楚,始作俑者的孙策也明白。

  曹操对士族这个毒瘤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但他知道士族力量的强大,他采用的是拉拢、分化的办法。

  童远更清楚士族是导致后汉衰败的根本原因,不根除士族的统治华夏没有出路,他采用的办法是逐渐削弱士族的权利,让乐于学术的士族钻研经学,喜好家财的士族投身工商业。

  孙策对士族没有前两人的认知,他认为士族看成是他成就霸业的绊脚石,直接用打击手段震慑排挤他们,再用支持自己的元老派系。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本地士族豪强的反弹这么大,与他们对抗,有力气使不出来。

  他对于三弟的死很内疚,对于自己以前对士族豪强简单粗暴的做法进行深刻反思,错在自己,不能归罪他人,他眼里没流泪,心里在流血。

  他要改变过去独断专行的做法,他明白自己手下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只有寥寥数人,除了周瑜文武双全,文士只有张昭、张紘具有从政的能力。至于其他年轻才俊,他

  其他文士均为外来世族,能力不高,他们只是自己对付本地世族豪强的工具,只有利用本地世族豪强,才能巩固后方,悔之晚矣!

  擅于统兵者有周瑜、程普、蒋钦、周泰、太史慈、黄盖、韩当、朱治、吕范、陈武、凌操等一批人才。

  后面还要重视更多的士族,至少不能把多数推到反对自己的那一边。

  很明显这次寿春是打不下来了,能够及时安全回到东吴平息内乱就不错了,二弟孙权的东路军还不知情,必须及时通知他。

  冷静下来的孙策就像变了个人,不再独断专行,而是广开言路,让大家发表看法。

  黄盖提出江东危险,建议及时撤军尽快回到江东平息内乱,稳定根基,再图进取。

  其他武将纷纷附和,张紘提出尽力保证粮道畅通,保证军心稳固为上。

  最后轮到鲁肃发言。

  “盲目撤军会进入曹仁和李术的包围圈,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但是可以聪明地撤退,抓住机会还能大破敌军!”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