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七章 童远王异大婚_三国之重振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地理以及军事。上午讲解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三个月从不中断,培养出来三批学员。

  他的讲学很受欢迎,但是没有基础科学理论支撑,也较难推动时代建立科学体系。

  相反,技术方面是大踏步的前进了。

  四海商帮和新西凉军从事商业的相关人员、矿业、手工业、以及其他行业的相关人员技术愈发进步,而且分工合作进一步发展,接近产生工场手工业

  除此之外,学员进行培训,考试合格者发给初级会记证。

  老太傅马日磾主抓经学,经学是汉族精神支助,是国学。刘劭、蔡琰等人实际讲课更多。

  经学培训班学员就少多了,普通人对实用学科更感兴趣,学会一门技能就有了谋生的手段,毕竟养家糊口是第一位的。

  蔡琰和谢昭等人又专门教授文学、历史。文学、历史的传承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没有文学哪有华夏璀璨的文明,没有历史,华夏如何屹立在世界东方。

  学习文学的学员很多,总共有几百学员,他们学成后将奔赴各地办高级学堂,这些学堂将承担培养中级教师的重任,学堂毕业的学员就是初级学堂的教员。

  军事学习班由伤残退役军人主导,分初级、中级、高级。培训时设及理论,实践,还要请各级将领现场讲解、指导。徐荣、赵云就当过客座讲师。

  工程锻造等由马钧主导,目前建设军屯和民屯的生产体系逐步完善,工矿和工匠比例较高,虽然有一定门槛,但是没有其他地方士族家学与师傅保留技能的垄断,各个屯田生产不一定精良,但是可以从经验中提炼出规律,产品也能按照同一度量衡保证一致。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生产生活方面设及门类较多,也叫杂学。如餐饮、缝纫、养殖、放牧、种植、医学、药材、水产、纺织、工匠、造船、造车、水车、兵器、农具、房屋建造、木桥制作、石桥制作、车辆、皮革、麻绳、陶瓷、炊具等等。

  百家之学是数千年劳动人民创造发明的生产、生活技能,每一项发明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继承和发展这些技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童远让四海商帮在各地寻找杂学人才,办理各类学校,学员不仅学习理论,还要实习,同时也为学校积累资金,减少经费压力。

  除了日常积累推动,他还准备了一件大事。

  春天到来,他和徐荣、卫觊等人策划了一届运动会。

  几个月时间,卫觊做好了各方面准备,略微兴奋地说道:“主公,运动会场地物资都已经准备妥当,只是最后一天的赛事,似乎有一定危险性啊。”

  “平时多流汗,打仗少流血,更可况游泳和相马也是打仗时会常用的本领。”

  卫觊听了童远的话,当然理解应该有这个项目。可是,有些士族子弟必定会说三道四,将主公和纣王并论。

  童远似乎知道这种言论,“伯觎先生不用担心,到时候会有一个惊喜……”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