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章 四大远卫_三国之重振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组成一支山地、草原作战能力突出的兵马。

  所部主要进驻上谷和代郡,紧握军都陉和蒲阴陉,在战略上保持威慑态势。

  最后一个是致远卫。

  致远卫由张既担任中郎将,去卑为副将。

  以搞建设发展著称的张既担任中郎将有些特殊,但也体现出童远对于张既的器重。

  另外,他打算将他们安排在雍州,这样张既可以出镇雍凉文武一把抓,换回胡琅儿这支王牌骑兵。

  历史上张既就在雍凉有过精彩表现,此时经过各方面锻炼,出身立场都极为值得信赖的他,当然可以担此要职。

  采取来远、经远、靖远、致远这四个名字,而没有用名号更响亮的定远、镇远,以及国产的平远。

  主要是这三个称呼在三国时期有等级尊卑之分,而童远这四个卫是平级的。

  至于济远,由于一定历史原因,以及并非上述两两一组的姐妹舰的名字,所以就不使用了。

  来远卫、经远卫、靖远卫、致远卫,这四大卫未来也将出镇四方。

  无畏军五个卫已经重新编组,接下来半年要调整整顿一段时间,到了明年秋收以后,就没有后顾之忧地征讨四方了。

  安排完无畏军,接下来是作为中流砥柱的屯田军。

  童远这回接纳了十余万冀州军民。

  他们本来多是务农的好手,被袁绍拉上战场,家中的土地也多被士族豪强大户侵吞,实在是无法保持原来的生活甚至生存了。

  好在袁绍将领损失较大,各家的部曲家丁一时失去约束,连袁绍也号令不到。

  所以这些百姓的家属,很容易就在四海商帮和比较配合的一批豪强大户的支持下,来到了童远的辖区。

  童远对此不觉得有太大压力,基本上来者不拒。

  屯民也乐于见到,他们手中积攒的分配粮往往到这个时候最为好卖。屯田吏员组织高效,又类似三辅那一次,让各方都比较满意。

  这一切不需要童远的上层命令,其成本之低、效率之高、结果之好足以碾压这个时代其他诸侯。

  十余万人一半最痛恨袁军、冀州大族者安排在上谷、代郡的屯田,其中两万筛选入军屯。

  其余安排到雁门、定襄一带,补充这两郡逃离的人口。

  此处地广人稀丘陵遍布水草正好,既可以搞粟黍粱,也可以养羊驴马。

  在胡人由蛮勇入寇转变为热情好客后,正适合屯田发展,安心从事农牧建设。

  而屯田基层吏员正可以从并州各地升职调配过来,这些不脱产有组织的吏员已经有基本管理经验,又逐步识字掌握技能,是童远屯田制的最主要收益群体之一。

  所以生产能力、管理能力的积极性都很有保证。

  黑山军这边则采取了保护其原有土地财产,对有益发展给予支持的方式搞屯田。

  首先将黑山军十余万屯民就地安排,自行选择继续按照原土地情况还是集中起来,这样保持其原有财产。

  在乡屯两级传授之前的经验,让他们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发展,有些人按照原小块土地自给自足。

  有些也在经验传授和各种激励下,选择了新西凉军的屯田发展。

  又有五万原黑山军及其家属编入军屯,其中可以组成五千屯田军战兵,五千工程、斥候、救护、后勤兵马。

  所部由张燕坐镇井陉县统帅,贾逵发展民屯,保证生产建设。

  《三国之重振北疆》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搜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搜!

  喜欢三国之重振北疆请大家收藏:三国之重振北疆搜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