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六章 袁绍起三十万大军_三国之重振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沮授征集粮食,袁尚征集兵马,那前者未必会对农民狠心,在极短时间内强征足够的粮食。

  后者能力远逊于沮授,让他来整训兵马,估计军纪不佳、训练松散,最后还是打不过。

  所以袁绍让能力最强的沮授征集兵马,可以保证兵器甲械制作的效率。而袁尚已经心领神会,带领袁家部曲保证以最快速度征粮。

  袁尚找到各大士族、豪强,让他们组织部曲家丁,配合郡县挨家挨户征集粮食。

  他打出旗号是征集储备的粮食,实际上监督农民立刻抢收,把收获的粮食全部征收,其中七成归属军用,剩下三成交给士族豪强作为报酬。

  如果各户出人参军,则给予家人果腹的口粮,如果没有合适兵源,也可以出劳役。各户家中粮食被彻底搜刮,地里的粮食被逼着提前收割,留在家里只能饿死,不得不出人出力,去军营苟活。

  短短半个月时间,袁尚征集了四十万石粮食,地里刚收获的交给士族豪强晾晒转运,即使被他们过手以后,也能有一百多万石。

  不过代价是,冀州四十万户小农再无储备粮食。他们的性命身家全靠袁绍乃至各大士族豪强的支配了。

  往常的秋天种宿麦,小农各家是没这个人力了,豪强大族在出够了兵额之后,还能再种一番。

  这种征粮也促成了征兵的顺利,战兵征集了十万,辅兵劳役足足有三十万人。四十万大军,超出目标十万之多,加上之前武卫军、部曲兵、州郡兵,足足有六十万之多!

  沮授看着这样“高效”的征兵,心中在淌血,固然他能尽快组织人手生产基本的长矛与木盾,可这样驱使农民上阵,即使打胜了,冀州也半残了。

  他看了看破败的各地,农田里尽是老弱,他们必须拼命收割、耕种,否者只有将土地交给豪强大户,变为奴仆佃户这一条出路。

  可以想象这些征来的士卒,回家的时候得知自家已经没了土地,会作何感想。

  在冀州大搜刮、大征兵的前后,许多人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了家乡。其中就包括田丰、张郃的家人。

  原来,四海商帮早通过江湖豪侠与贸易往来的关系网,与他们接上了头。过去,他们可能只是买炭来往,后来就以长期贸易往来为掩护,建立了一系列情报站点。

  这回,冯谋与罗伟主持情报工作,又有在天水就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闻名的杨阜出谋划策。

  他们先是散播将袁绍与麴义争夺军权,几乎刀兵相见的流言,最后还被证明为事实。

  虽然被袁谭、袁尚等人弹压,但他们粗枝大叶,可以信赖的文臣谋士多在前线,未能大规模追查禁止。

  然后他们又说田丰得罪袁绍,被逐步疏远,张郃因为和麴义友善而被剥夺兵权。这件事又被言中,虽然袁绍后来有所反复,但在人们心中埋下袁绍内部混乱不堪的印象。

  此时沮授已经回到邺城,心思缜密的他察觉有人散播军中重要机密,立刻派人做出澄清,并暗中追查。

  可惜,郭图、逢纪等人为了他们各自少主争权,也参与到复杂的江湖流言之中,即使是沮授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四海商帮的流言与郭图、逢纪的造势捣乱区分开来。

  喜欢三国之重振北疆请大家收藏:三国之重振北疆搜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