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个士卒角度的上党战役(上)_三国之重振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料精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竹简笨重,而纸张质量和产量还有待提高。幸亏有童远、董白资金支持,蔡琰率领的文馆这边供给了较为充足的纸张,这回记录前线战史,特别是附带口述史,就是用纸张记录。

  钱泾继续介绍他所经历的视角。

  由于装备精良、给养充足的新西凉军,一直在如影随形地阻拦着袁谭兵马退往滏口陉,所以袁军在寒冷的大山中行动缓慢,甚至试图通过分兵的方式阻挡新西凉军的跟随。

  他们这支屯田军在斥候部和本地豪强的支持下,基本可以随时知晓敌军的动态。

  在之前伏击文丑,阻拦张郃的战斗中,他们主要作为预备队没有投入一线。倘若袁谭命令蒋义渠率大军北上,那他们就会全力阻击援军,并直接吃掉颜良部。而不是先歼灭文丑,在围攻颜良。

  作为普通士卒,他们也被告知战役的基本布置,以及各部的直接任务。而不会只有上层知晓,底下盲目跟随,或者流言四起。

  而无畏军体系更加完备,军勤的军吏们会提前准备些特定环境、任务需要的装备场地,让兵马有机会演练。政教的军吏们则对可能遇到的挑战,做专门分析劝说,以缓解士卒们的压力。

  所以,他们在上阵前不会有完全不知敌军多少,心里没有底的情况。

  谢昭没在其他诸侯那边接触过军卒,对这一点体会不深。不过,她的纸笔并不会因此懈怠,遗漏什么重要内容。

  消灭文丑之后又过了十几天,他们向南靠近袁军驻扎的山区。普通的士卒们发现,袁军早就把沿途百姓家里抢光,那些被害的百姓多是**着身体,一点粮食、木柴、衣服都没有留下。

  队率开会回来告诉大家,有个别逃到山里的百姓被黑山友军所救。

  分析得知,这是袁军人数十分庞大,携带的物资优先供给袁谭和将校,导致本来足够的物资还要储备给他们使用,底下士卒干脆从百姓身上取粮度日。

  前面袁谭过的时候征了了第一波,蒋义渠驻守山中接应文丑、颜良拿了第二波。听闻文丑战败,这些袁军又抢了第三波,并且坚决不留任何东西给新西凉军。

  他们摧毁了所有的道路、桥梁和设施,焚毁了能看见的所有屋舍,这样可以使追兵无法利用这些地方,只能消耗他们自己的补给。

  山里确实寒冷,即使配备了冬装也手脚冰凉。尤其是斥候们不能在靠近敌军时点太多篝火,只能通过活动或者食物取暖。

  还有一些穷苦的黑山军兄弟,一些人夜里总是被冻醒,天还没亮就要起来活动取暖。

  我们则有碳炉,火光小效果好,就是必须按照要求通风,否则根本不让点。后来我们用炭石为主,他们则再稍微靠后的地方点篝火。

  所幸敌人情况比我军差得多,他们一到夜晚,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