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三章 奸细再次行动_三国之重振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安三年,中原及南方愈发打得热闹,童远这边也正式开始北进。

  不过,战争的序幕竟然是在前一年冬季,与汉奸的争斗中展开的。

  童远重新规划以后,上郡的位置改为以后世的榆林市为中心,成为并州西部的重要且发达的一个郡。

  张既、申隆、于毒等在修补了秦汉遗留的长城外,又建设了一批新的要塞、哨站和道路。

  由于整个郡只安排了两万军屯和不到一万的胡人部落,在有效的管理之下,并不会超过地区环境承载力。

  童远、张既、苏则等根据当地环境,鼓励军屯珍惜水源,在适当情况下用碳石,也就是煤作为燃料,而不是砍伐树木。

  哪个屯保护草木较好,同时农牧业也能发展好,就会有所奖励升职。

  但是,上郡往北的河套朔方郡,已经出现了一规模约有两三县大小的沙漠。

  此时还没有正式名称,一般叫做河套沙漠。到后来的南北朝至唐朝,规模渐渐扩大,被称作库结沙,后世叫做库布齐沙漠。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张既在并州多处控制畜群数量和集中程度,种植苜蓿既作为饲料,又能用来防范沙漠化。

  并且依照童远的建议,整个地区发展高度重视水源的保护。例如不得在有限的森林区域开垦田地、在用水量较为集中的区域修建地下的坎儿井。

  后来童远又让张既在部分屯田尝试种植葡萄、甜瓜、胡瓜等,收到不错的效果以后,竟然让并州屯民最早吃到了类似后世饮食比例。

  张既又吸纳基层屯民、吏员的意见,避免过于生搬硬套,让他们根据各地情况提高水的利用率,

  在妥善的发展下,上郡道路已通,水源利用高效,二十万牲畜合理分部,一应准备充分,可以让无畏军加上一万左右的屯田军发挥出最佳效果。但是由于水源、补给问题,不适合太大规模大于五万的军队驻扎征战。

  童远之前的规划也是以部分无畏军加上一万左右的屯田军收复更多失土,而不是耗光积攒的大量物资,给背后的曹操以偷袭自己的机会。

  他把来年春天以前的前哨战交给张既等人全权负责,待到春天到来,再带领无畏军北上,兑现收复并州,重振北疆的诺言。

  建安二年秋,匈奴人用专门选出的非匈奴的心腹,以及立过功的汉人奴隶,伪装成商队,潜入上郡等地,打探道路与情报。

  上回献出火牛阵计策的老奴隶,因为熟悉附近地理,已经被编入民屯。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他似乎对新的好日子打不起兴趣,还总是习惯联络各屯慵懒怠惰之辈。

  一支十余人的汉胡各色人等的商队,带着数十匹好马,以及芝麻、胡桃、大蒜等特产商品,进入上郡地界,专门来和这个老奴隶等人接头来了。

  走在石路穿过一段长城与堡垒、哨站、烽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