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一章 小技巧蕴含大智慧_三国之重振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粮食会以往年夏季的价格出售,春季按夏季卖,肯定是比较黑心了。不过这年头,本来也是由有粮的来定价。

  童远对于这个安排也是略有点忐忑,不知道三县有无足够的粮食贩卖。

  张既却是胸有成竹,在他安排之下,洛水北岸瞬间成立了三个巨大的临时市场。夏阳、郃阳、衙县三地的百姓经过军屯审核,就可以进入专门的市场,以不高于规定的最高价格贩卖。

  而洛水南岸的难民就可以有序过河购买,然后在天黑之前,在屯田军的监视之下返回南岸的难民区。

  如果实在没钱过不下去了,也可以加入到光复并州的大军之中,那样就接往郃阳北部的梁山下,暂时安顿屯种。

  那有没有足够的粮食出售呢?当然有,而且比预想得要简单得多。

  原来童远这一年多以来,一直给屯民发放充足的粮食配给。虽说极少数家里不能参与劳动的老人、孩童有一点多,肯定还会紧巴巴的,但多数人已吃饱饭了。

  一些民屯百姓不像军屯那样承担协助作战、工程建设等任务,过惯了苦日子的他们会有所控制,不会一个月真的吃两百多斤粮草。

  他们会把一些易于保存的粟米、麦子保存下来,以防有一天遭遇天灾变故。现在,他们正好可以大卖一,赚些余财。

  可是有些小农实在没有办法,一边忙于春耕,一边跑到洛水边上贩卖。自家所囤积的百斤粮食,实在不值当耽误这个重要生产时节。

  所以,夏阳过来的多是士族、豪强和大户,小农要是来人,也是家里背得动粮食的老人,过来之后在夏阳那边的市场也竞争不过那些大户。

  而屯田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民屯在张既的管理之下,发动基层吏员的积极性,以屯、队为单位,组织人手到市场里售卖,避免了春耕受到影响。

  一队是二十户人,一屯有足足百户,各单位自发的按照各家意愿,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有的是各队轮流去卖钱,还有的直接换过来牲畜和工具。

  多数屯民都大赚了一,连最胆小谨慎的人都通过这次赚了几个月的钱。毕竟渭阳君和郃阳侯下个月还继续给他们分那高标准的配给呢。

  比如,有一屯一开始号召众人拿出一些粮食,由屯里去卖。各家不敢冒险,只各出了二三十斤左右。屯里去卖立刻赚了一大,把各家惊喜得赶紧把余粮挤了出来,最后搞了整整三辆牛车去卖。换回来两头牛、十余件农具、百斤布匹和大批五铢钱。

  毕竟难民原先是三辅的百姓,缺少的是安心耕种的环境,再穷也能以物换物,过这一段兵灾的日子。手里面要是实在没东西了,那就参与光复并州啊。不远处的上郡的大把土地,在朝他们招手呢。

  要是有人聚众破坏规矩,原西凉军、白波军精锐的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