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 秦晋通衢_三国之重振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积极参与的几户大多是不愿意让仅有的男性进入山中远行。

  因为打猎经常要在山中追寻数日,而且野兽凶猛,很可能遇到危险。

  所以还不如在家吃的少一点,安全一些。

  而且经过询问,发现打猎的队组织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几家老猎人领着壮劳力分批次进山,妇人们修补工具和缝制皮毛,他们也不愿意传授技能给比较手生的人。

  总体上,分工合作比较原始,导致一些家不擅于打猎或者处理皮毛手艺不精,还会遭到排挤批评。

  童远问耿清:“叔郎,你觉得这种情况怎么优化比较好?”

  耿清跟着童远询问一圈下来发现问题并不在于这几户怠惰,而是有具体情况。他没有太好的主意,只能回道:“如此看来还是要从那几家入手,让他们参与一些别的更安全的生产?”

  童远想了想,笑道:“哎呀,吾一直想着分工怎么没有想到稍微增加他们的技能呢。叔郎提醒得太及时了。”

  耿清还是一脸懵,不知是什么办法。童远说道:“既然打猎、制作皮毛门槛较高,何不开启教学培训?”

  “这些有技能的户可以开展传帮带,以及每十日进行经验传授。如果教的好给他们或她们向上流动和擅于奖励,真做的有声望还可以在县里担任教员职务,展开不脱离生产的定期培训。”

  耿清心想这不和士族、军中传授能力类似吗?很多领域如有管理和实质上的激励,妥善结合实际情况推行,可以很好的带动他人参与。回道:

  “寻常人总是从出现问题的一个方面寻找解决办法,却往往无从下手。将军从整体和发展的角度处理,就如同庖丁解牛,一下子豁然开朗啊。”

  童远被夸的有点脸红,说道:“这目前只是一个想法,还要看具体探索执行。如果能做好传帮带,对于对于传授者和学习者都有生活、精神等多方面好处,吾以为可以让屯、队给予支持,但不要直接安排,让各户探索。吾相信一定会有做得好的,这些人就值得我们宣传任用。”

  耿清也觉得很好,如果直接交给各屯安排下去实在是有点命令的意思,按照将军所说让他们从生产中探索,屯、队再给予鼓励支持既成本低,又比较真实有效。

  于是他们就按照这个办法,专门安排采桑津的屯长、队长等支持那些传授经验的先进者,鼓励那些不擅于相关生产的人参与学习技能。

  只对既不擅于生产,还不怎么学习的那些顽劣分子采取较严厉的减少分配即可。

  安排好之后,这一晚就在采桑津度过。夕阳西下,童远望着河上的船只,一艘艘回港歇息,这段黄河还不会再这个时候冻结,空中满是一种白色鸥样水鸟,或围着渡口飞舞,或是直接落在水面上漂游。

  他看着夕阳就这样一点点钻进河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