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四十年前(一)缘起_我用高中知识说修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户人家,都是紧挨着的。

  村子里的一块空地上,三五个婆姨正闲聊着,小孩子都喜欢在这里玩耍。

  “唉!是韩家两小子回来啦!来我们家吃饭嘛~”有个眼尖的倒是瞅见了从山里挑水回来的两小子,热情的冲着走在前面的哥哥打着招呼,

  “不了不了,我屋里已弄好饭了,不劳烦各位婶婶了!”哥哥笑着摇了摇头,拒绝了好意。

  婆姨们见哥哥坚持,倒也作罢,将目光转向跟在后面的弟弟身上,

  “唉!这兔子好大呀,白白的,好久没见过这么大的兔子了!”

  女人们倒也惊奇,一个劲的瞅着,看得弟弟有些不自在,护着怀里的兔子,一溜烟儿,穿过人群,往村子后方跑去。

  哥哥不好意思的冲她们笑了笑,挑起水桶,往弟弟的方向走去。

  “多懂事的孩子啊,只可惜……,命不好……”望着哥哥远去的身影,女人们摇了摇头,声音悠然,有一丝惋惜。

  村子里的最里面,一低矮的平房倚靠在半山坡上,翠竹环绕,是一处清幽之地儿。

  青色的瓦片盖在屋顶上,虽有些破旧,但还算整齐,还不至于漏大水。

  视线向下,是用石灰糊着的墙壁,在一些雨水经常冲刷的地方,露出墙里面的胚子——土砖。

  土砖房,顾名思义,是用泥土做成的砖头砌成的房子。

  在五六十年代,在农村地区倒也挺常见,在天热时将田里的泥巴挖出来都丢到一个坑里,用家养的大水牛儿来来回回给踩实了,

  再用土砖模子一块一块砌到墙上去,那一块土砖,有35斤重。

  不过此类的房子倒是不抗震,防水性差,除了有钱人在外墙抹个石灰增加点寿命,倒也没得其他法子了。

  所以等到七八十年代,经济条件好了些,挨家挨户的基本上都换上了红砖房,那档次和性能,可提升了不止一点儿。

  所以现在基本上在农村里很难看到有不倒的土砖房了,手艺估摸着也失传了。

  哥哥将箩筐放在门边上,慢慢的蹲了下来,揉着小腿,不知是牵扯到伤口还是劳损了,哥哥稍微皱了下眉头,咝了口气。

  看着隐约透露出一丝光亮的房子,眼中的光影暗淡了些许,微微叹了口气。

  马上他甩了甩头,运用量子波动的方式将坏情绪从脑海中甩出去,一丝笑容又轻轻的挂在了他的脸上,

  他轻轻的推开略显破旧的木门,发现弟弟早已坐在饭桌边,桌上摆着两个灰白色的碗儿,各放着一个大大的红薯,已经剥了皮,

  淡淡的热气从金黄如金丝般的红薯上升腾着,不过片会儿,香气一个劲的往哥哥的鼻子里钻,

  他喉咙里咕噜一声,估计是劳累了一天的缘故,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他艰难的忍住了诱惑,先是拿起一旁的抹布轻轻的擦拭着一张照片,然后再拿一个碗儿做支撑,在饭桌上立起了它,就像看着哥弟俩一样。

  照片是黑白色的,有着四个人,两个大人,两个小孩。一个小孩抱着,一个小孩牵着,四人模样有着相似之处,虽家境贫寒,但四个人的脸上却笑颜如花……

  (什么是死去?是当某一天,在心底寻求保佑的时候,不自觉的回想起他的称谓,他的相貌,我就知道,他是真的离开了。)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