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九章 屯卫扩编之两百都司_大明军工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有一小半人都要转成军户,这样是不是有点穷兵黩武呢?

  其实不然,现在的屯卫军户可不是简单的预备役,他们其实还负担着大量的经济职能。

  虽说他们种地不用交税,但交易还是要交税的。

  现在屯卫可不是光种地,大明所有的矿藏开采现在都转到了各地屯卫手里,光是这一项,产生的税赋就远远超过了他们种地所得。

  还有像什么木材、药材、兽皮、兽肉、各地特产这些加起来的交易税也足以抵消他们种地的税赋了。

  屯卫已经成为大明原材料生产和供应的主体,对大明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他们在维护新占领疆域稳定,协助殖民扩张,保证正规军团兵源质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说,屯卫已经成为大明帝国强盛的基础,占据本土人口的一小半,并不算多。

  鉴于屯卫的收入远超一般平民百姓,孙元化估计,扩编屯卫的旨意一下,军户的名额就会遭到疯抢,他特意向朱慈炅提出建议,根据各地平民百姓数量,给予相应的名额。

  也就是说,把大明的两京十三省,两个行都司,还有辽东承天府,总人口数量加起来,再根据各地人口所占的比例,分配名额,这样就不会形成哄抢的局面了。

  这点朱慈炅自然没有意见,他根据孙元化的提议,让户部和工部联合发出公文,令各地州、府、县衙门负责具体的招收报名,各地都指挥使司负责核准,最后由兵部审核确认。

  同时,他还让《新京报》刊登整幅广告,公布屯卫扩招的消息,还附上了报名审核流程。

  至于各级屯卫军官,自然不能在普通百姓中选取,朱慈炅考虑了一下,干脆下旨,让兵部联合各陆军、海军军团和各地都司卫所共同推举屯卫军官。

  其中都指挥使,卫所指挥使,千户等五品以上直接从正规军团退伍人员中选取,按军功和退役前的品级确定军衔等级。

  百户、总旗、小旗则从各都司卫所和退伍人员中选取,军功和经验并重。

  屯卫扩编的消息一经公布,整个大明再次轰动了。

  现在屯卫的收入之高是有目共睹的,甚至一个千户的收入就能超过一个县令,一个普通的军户收入也比农户和匠户高四五倍,这种好事,那还不是抢着上。

  各地州县府衙门真是门槛都快被人踩破了,凡是能报上名的几乎都报名了。

  可惜,这次扩编军户主要还是从农户中选取,匠户都很难选上,至于什么乐户和罪籍,还有什么商务部管辖的商籍,教育部管辖的儒籍那更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这样其实还变相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水平,因为原本农户名下的耕地总量是固定的,现在抽走了将近三成的农户之后,剩下的农户耕地就等于多了三成。

  而这个三成并不是说毛收入,原本农户的耕地大多都是供应自身的口粮,能剩下三成就不错了,这多出的三成,其实就是纯收入。

  这样算下来农户的纯收入其实是增加了一倍,而不是三成!

  这一下,又把孙元化忙的够呛,屯卫可不是光报个名然后筛选一下,审核一下就完事了,还得给他们安排各级军官,还得给他们安排集结地点,还得给他们配备基本的武器装备等等等等。

  足足两百多万户屯卫的管理,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