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来年再战_大明军工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速度一如既往的快,到九月底,天气开始转冷的时候,明军已经差不多占领了西伯利亚高原全境。

  而此时,戈洛文才刚刚与二十万援军汇合。

  此次率领援军前来的是罗佐夫的爱将德米特里.弗兰茨别科夫,他来之前罗佐夫就对他面授机宜,面对明军,不能硬来,应视远东地区的战局采取灵活的战术。

  如果明军还在西伯利亚高原徘徊,便利用列拿河和叶泥河四通八达的支流与明军周旋,将明军缠在西伯利亚高原,伺机各个击破。

  如果明军轻敌冒进,冲进西伯利亚平原,那就想办法绕到他们后面去,截断他们的粮道。

  罗佐夫之所以会提出这么保守的战术也是无奈之举,虽然他一开始就知道大明帝国是个马蜂窝,但是却没有想到,轻轻一捅,大明帝国就会做出如此剧烈的反应。

  从各方面收集来的消息分析,大明帝国最少出动了上百万军队,如果与其正面硬拼,根本就没一点胜算,唯有出奇才能制胜。

  这种战术倒是正好与戈洛文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是明军压根就没有按他们的套路来啊,正当两人对着地图商议具体作战计划的时候,坏消息一个个的传来。

  先是叶泥河主干被明军的舰队封锁了,然后又是东边各条支流的交叉口都出现大量明军在修筑堡垒,然后,整个叶泥河东岸渐渐失去了消息。

  明军并没有在西伯利亚高原徘徊,已然冲到西伯利亚高原与西伯利亚平原的交界处了;他们也没有轻敌冒进,一把冲过叶泥河,继续向西伯利亚平原推进,而是在各处水陆要道修筑堡垒,大有坚守不出的架势。

  这下戈洛文和弗兰茨别科夫彻底傻眼了,人家冲着冲着又不冲了,这与他们的想法完全不符啊!

  眼看着气温慢慢变冷,大有风雪满天的架势,戈洛文和弗兰茨别科夫只有一边将兵力分散到西伯利亚平原的各个堡垒,防止明军突袭,一边派人赶往帝都汇报情况,等候罗佐夫的指示。

  他们可没有火车,就算快马加快船,从西伯利亚平原到帝都,一来一回也得个把月,到那时,冰雪早就覆盖了天地,这仗怕是要等到明年才能打了。

  其实,明军也是这个打算,当初制定计划的时候朱慈炅就知道,今年,就两个多月时间,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占领整个西伯利亚,所以,第一阶段的计划到叶泥河东岸就结束了。

  明军刚刚将各处堡垒修筑完,气温便开始急剧下降,北风呼啸,阴云漫天,眼看着就要下大雪了。

  这时,一列列火车满载着粮草呼啸着穿过西伯利亚高原,来到通古斯城,然后,这些粮草又被东海舰队运送到前线的各个堡垒,而开过来的火车也没有空载而归,一个个军团开始登上火车,往回赶去。

  西伯利亚的冰封期可有半年之久,如果将百万大军和修筑铁路的七十万人全部留在这里,那所需的粮草将不计其数,就算是有铁路,都很难在冰封期以前运送完,所以,必须将大部分人员撤回去。

  首先撤回的是六个藩属国军团和十万辽东屯卫,然后,边防军第一军团、边防军第二军团、远征军第二军团、忠勇军相继撤离,只留下天雄军、关宁军、辽东军、东江军、定辽军五个精锐军团在前线驻守。

  以明军的战力,有这五个军团足以应对整个沙俄的进攻,再加上东海舰队的配合,就算反哈布斯堡联盟倾力来攻,都不可能攻破他们的防线。

  而此时,远在满泾卫的朱慈炅也准备回京城了,他来到孙承宗的陵园,恭敬的祭拜了一番,然后,站起身来,与孙承宗的雕像一样,遥望着西方,坚定的道:”朕不会轻易放过你们的,来年,再战!“

  这场大战结局会如何呢?本卷终,请看下卷分解。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