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 传承有主_从崂山道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叫宁采臣的家伙纠缠你,你就拿大棒把他赶走,哥哥今天说的话,你一定要牢牢记住知道么?”

  小倩歪着脑袋,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点了点头。

  “大哥哥是好人,你说的话,小倩记住了!”

  “真乖!”

  王晏心中大悦,满意地站起身来。

  “二弟啊!你这是……”

  吕岩见他这一通吩咐,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没事!大哥,现在咱们最重要的,还是得先找到地方落脚。”

  对此,王晏并不想过多的去解释,连忙岔开了话题。

  “这个放心!我刚刚问过了,小倩家里就她们娘俩儿相依为命,如今她娘染上了瘟疫,留下她一个人,咱们总不能不管吧!所以我想不如去她家暂时借宿,同时也能帮着照应一下不是!”

  吕岩为人心善仗义,无论对待弱小,还是对待有困难的人,他向来却是全力施以援手。

  曾经家乡闹饥荒,他可是散尽家财以救助平民,无私奉献,乃是当地有名的大善人。

  “嗯!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事已至此,王晏也只能表示赞同。

  修道修道,修的不仅仅是法术神通,更有对心性的磨练,三年来的观中生活,道经道藏中蕴含的各种大道至理,早已教会了他如何去做人做事。

  只有做到真正的济世度人,才能终成大道。

  ……

  接下来的几天,王晏和吕岩两人,一边照顾着聂小倩,同时也会到孙氏草堂查看她母亲的病情,当人手不够的时候,甚至也会充当伙计去帮忙。

  一来二去的,两人不仅与孙大夫相熟,甚至还结识了本县的县太爷。

  为了感念此二人的仗义相助,县太爷发出公告,专门当众表彰二人的事迹,号召当地百姓向他们学习。

  连两个外乡人,为了本县的瘟疫,都能如此尽心尽力的奉献,他们本地人又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一时之间,倒是有不少的年轻人,以及县里其他的大夫,皆是主动参与到了抗击瘟疫之中。

  经过这几天的研究观察,孙大夫得出了确切的结论,这次的瘟疫,人传人的概率很低,也不会通过空气接触等传播,相对来说,更像是一种流行疾病。

  只是这种疾病着实太过复杂,从来没有过先例,书中也没有记载,而且致死率极高,身体素质不强的人,可能当天发病,当天就会死亡。

  为此他废寝忘食,翻遍了医书,无奈却找不到能够医治的方法,最多只能以汤药缓解。

  另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寻找到瘟疫的源头,不把瘟疫的源头彻底掐断的话,只怕还会有更多的人要遭殃。

  ……

  是夜,月明星稀。

  孙氏草堂,书房。

  “咚咚咚……”

  王晏敲响了孙十常的房门。

  “请进!”

  王晏推门而进,只见房中乱糟糟的,满地都是医书,孙十常正趴在地上,用笔在抄录着什么?

  “是王道长啊!怒孙某不能见礼了!”

  他瞥了王晏一眼,继续奋笔疾书。

  “孙大夫一心为民,真是令人敬佩!只是无论如何,也得注意身体呀!您现在可是全县百姓的希望,您要是垮了,那大家可就垮了呀!”

  王晏将手中捧着的粥汤放到桌子上,出言劝道。

  “王道长放心,孙某的身体,孙某自己心里有数!医者父母心,眼见得病人受苦,我却无能为力,实在是心如刀割,枉学医道!若不尽早研究出解决方案,孙某到死也难以原谅自己!”

  孙十常斩钉截铁,面色坚毅的道。

  “好啊!好一个医者父母心!偌大的天下,像孙大夫这样大公无私的医者,真是太少了!”

  王晏打心里敬佩,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孙大夫,贫道这里有一份丹鼎传承,是一位前辈托付给我的,让我为他找个传承人。这几年来贫道忙于修行,前些日子又忙得焦头烂额,竟一时之间将它抛之脑后,今日猛然想起,或许对破解瘟疫能有些效用,所以贫道特地前来相授,只是不知孙大夫,是否愿意接下这份传承?”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