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九章 拜访(二合一大章)_饲养邪神的调查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棉麻之类服装原料的产量终于开始跟上,经过一个八年计划之后,新西府的纺织业迅速发展,那差不多是新西府一百年前的事,当时的新西府,一年人均约二十尺布,可以给一个成年人从头到脚做一套衣服,还能剩下一点零头,每隔几年说不定能更新一下床上用品和窗帘等等,勉强算是解决了穿衣盖被的问题,还没有子女的青年劳动者,每年大概能买一套新衣服。

  当时的新西府,从许多老照片上可以看出,人们的穿衣风格还算多种多样。但是又过了二十年左右,纺织业原有的潜能逐渐耗尽,新西府面临着产业升级,纺织业的增长越来越慢,开始逐渐赶不上人口的增长。二十年间,新西府人口增长了三成以上,但棉花产量和纺织业的增长量极少,不到一成,大量的人口使得粮食问题又开始紧张,新增的农业资源第一要务是用来保证粮食的产量。

  毕竟新西府哪怕有了垂直农场,粮食问题也没有彻底得到解决。粮食的生长还需要肥料,需要大楼内的光照也就是能源供给,需要农民的养护,新增的农场也要大量消耗建筑资源......这是一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

  于是布料便又开始紧缺了起来,穿衣盖被的问题在新西府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结实耐磨的军装就成了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所以回过头去看,当时的新西府貌似大街上清一色都是军装,还有蓝色的工人工作服,一片蓝,一片绿,很有革命的气息。这其实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一个实证,一种产业的发展,就决定了新西府整体的风貌。

  然后又慢慢吞吞地过了二三十年,新西府的人口依旧在增长,不过这个时候,新西府的化学化纤技术开始发展,新增的化纤生产线,加上新西府从浅海地区开采得到的石油,制造了每年近万吨的化纤面料,相当于凭空增加了几十万亩的棉花田,极大地解决了新西府人民穿衣的问题,在那个年代,化纤衣料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棉麻。

  颜色艳丽的化纤衣料,正巧遇上新西府各种产业发展,人民温饱得以解决,小资思想抬头的时期,于是就早就了前所未有的混乱穿衣风格,很大程度上,其实可以看做对于过去“蓝绿时代”的一种逆反。

  但是当时五花八门的服装风格,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最起码也是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不高。新西府城市内部诸多产业等待着发展,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又开始凸显,政府便重新加强了对于纺织业的管控,于是便造就了现在的新西府服装格局,但不管怎么说,至少比过去“全城人民一片绿”的时代要丰富多彩,而且随着新西府的大豆等作物产量提高,畜牧业也得到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