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四十章 愿为武将_三国骁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公定会问于你的。”黄忠脸色也肃穆了起来,“元度,你住在我家莫非是在避嫌?若是这样,你就太屈看主公了。以老夫看,主公德心性厚,他是不会因为这些起疑的。”

  “主公自然不会见怪,他什么性子我能不知。”添了一勺温酒在面前的盏中,刘宪端起一饮而尽,“但身为人臣,该直觉得还是要自觉的,持娇而纵是断不可取的。我之前面见主公,淮南之事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剩下的就是兵马武将调配,这些我还能再说么?毕竟我跟他们联系太深,若再是开口或被主公由于情面而归于麾下,那这两万人马到底是主公的还是我刘宪自个的了?”笑望黄忠一眼,刘宪接着说道:“至于荆州么,大局已定剩下的多是政事方针,这事情还有诸葛军师在,我掺进去干嘛。”

  刘宪自己在刘备心中是个什么地位?他心中有一定的估计。不同于简雍等人的“文”也不同于关张等将的“武”,与诸葛亮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却有偏于“武”,大体上应该就是“周瑜”,刘备集团中的“周瑜。”

  旬月间得以执掌荆州,刘备帐下的文武要职短时间内扩充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纵然这些日子来投入帐下的人才不少,但也必然会对一些重要职务上的人选拿捏不定。这般情况下,便是有诸葛亮在,刘备也必然会向想刘宪咨询一下。

  而事实上,刘宪却是万万不想被咨询的,他只想做一个不参政的武将。

  纵观蜀汉,刘备生前,大的军事行动几乎都是刘备亲为统帅,但诸葛亮先以军师中郎将,后以军师将军,不但有军师之责,还有统兵之任,加之内操政务,已然集了军政大军于一身。

  这不单单是因为诸葛亮的文武过人,更因为刘备的“放纵”,毕竟蜀汉之中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可不单单是诸葛亮一个,坐镇荆州的关羽,督领荆州诸事,帐下文武同样是任其夺于。

  在刘宪看来,刘备这就是有些文武不分,或者说是因为早期帐下武重文寡,问计定策时都是文武齐商,又都是武将挑大任,养成的习惯到了大业有成时也没改过来。他是习惯性的把帐下亲信武将放到一个个独挡一面的重要位置上去,而不是像曹操那样只让他们领军,民政另托于人。

  身为臣子,能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这自然是畅快淋漓的好事,可在刘宪看来这同时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和危险。

  纵览古今,几乎所有历史名人,生前,人们对之总是或褒或贬;死后,随着历史的复杂演进,其所受毁誉也多有变化,甚至全誉全毁,尖锐对立,而又时反时复。但也有一人,其生也倍受赞叹,其死也尽享美誉,这人就是在中国被誉为“智慧之化身”的诸葛孔明,一个不是神明的神明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