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2章_重生1990之人要低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的资料,对接下来的商务谈判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

  他这次来沪海,主要是为了这件事来的,由沪海市政府主导,昌隆电子、中芯和Motorola三方准备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除了三方在专利和先进CMOS制程技术授权领域展开合作外,昌隆电子还打算和中芯共同投资一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开始向110纳米产品进军。

  下午市政府领导会见李向阳也是为了此事,共同商谈12英寸晶圆生产线的安装和投产事宜。

  今年九月份,中芯通过原有股东和新投资人私募成功,获得了六七亿美元的投资。

  在新一轮投资者中包括上海实业、汉鼎亚太、华登国际、祥峰投资管理集团,还包括新的投资者金麒麟投资、NewEnterpriseAssociates、OakInvestmentPartners、北大微电子和其他策略投资人等。

  其中金麒麟投资持股占到15%左右,成为中芯的第一大股东。

  在李敬文的撮合下,昌隆电子参与到中芯和Motorola的商务谈判中,已经初步达成三方面的合作。

  但是在12英寸晶圆生产线合作中,中芯和昌隆电子还有一点分歧。

  这点分歧在李向阳眼里不算什么,哪怕让昌隆电子吃点亏,他也要让双方的合作进行下去。

  和IAR公司的总裁理查德没有什么好谈的,自从上年IAR公司在沪海成立软件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以来,包括理查德在内,所有人都对中国的快速发展非常有信心。

  理查德这次来,无非是想获得李向阳更多的赞助,以此来加强对中国以及部分东亚国家的产品销售和技术支持。

  这一点李向阳没有拒绝,很爽快地答应了理查德的要求,并恭恭敬敬地礼送他离去。

  中午的时候,李向阳简单地吃了一顿饭,然后带着人朝沪海市政府方向行去。

  在沪海市政府这里,李向阳第一次见到了中芯的总裁张如京先生。

  后世被人称为中国芯片之父的张如京,目前才五十岁左右,当年不畏欧美和湾湾地区政府的打压,带着一腔勇于报国的热血理念,毅然在中国内地投资建厂,打算超越台积电,带领落后的中国芯片制造业一路狂奔,追赶国际先进技术。

  虽然他克服了一个个难关,绕过美国的技术封锁,从荷兰和瑞典搞了一批半导体制造设备回来。

  然后广发英雄贴,集结了一大批国际上知名的芯片业技术工程师。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建成了几座晶圆工厂,并收购了Motorola的一个八英寸工厂。

  靠着低廉的价格、快速的供货速度,中芯接二连三的拿来很多行业巨头的业务,拿下了IBM、东芝、高通等大公司的单子。

  但是......

  中芯在发展,一场针对中芯的围猎行动也拉开了序幕。

  从今年开始,台积电向美国三家法院提出诉讼,状告中芯国际侵权、窃取商业机密,要求索赔10亿美元。

  李向阳知道,中芯最终还是没有逃过去,选择庭外和解,签署了一份极其屈辱的和解协议。

  中芯赔偿台积电亿美元,还将自己的技术存入第三方托管帐户,让台积电随时检查是否侵权,为期两年的时间。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哪怕中芯认栽了,美国和台积电最后还是没有放过中芯。

  两年后,台积电卷土重来,再次将中芯告上美国法院。

  官司一打就是三年。

  最后,中芯再次失败。

  中芯国际最后赔偿了2亿美元和10%的股权,不但让台积电靠这次诉讼进入了大陆,迫使张如京离开中芯,还让连连受挫的中芯国际失去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量。

  想到这里,李向阳忍不住感叹不已。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