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8章 49%股份_重生1990之人要低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宇的上市计划只能是一场空。”

  亿元债务?香港上市?

  李向阳听后眼前一亮,这里面是不是很大的机会?

  “如果华晶答应出售华晶半导体49%的股份,我们可以给他偿付一部分的的债务。”

  “我正有此意,现在我和华晶商谈的就是这个事情,但是......”

  “还有什么事情?”李向阳问道。

  “华晶半导体的生产线是租赁的,他们目前使用的6英寸芯片生产线还是属于华晶的资产。”

  “难道华晶想让我们把这条芯片生产线也收购了?”

  “正是这个意思,所以这几天我一直和华晶方面在商谈这件事。”

  “6英寸芯片生产线?”李向阳顿时陷入沉思之中。

  虽然6英寸芯片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但是越来越多的设备制造厂商已经将重点转移到主流的8英寸芯片生产线。

  因为6英寸芯片生产线最高的技术水平只能做到微米,但是从国内的半导体技术发展来看,采用微米及以上技术开发的芯片占据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

  郭有霖解释道:“虽然的6英寸芯片生产线已经落后了,但是目前国内的电话机、DVD和CRT显示器在全球销售中占比很大,而这些消费电子所用的芯片大部分都是比较低端的,而6英寸芯片正好能满足这种需要。”

  “既然6英寸芯片还有很大的市场,那你准备收购吧!如果华晶愿意把芯片生产线和49%的股份都转给我们,那华晶的亿元债务我们支付了。”

  这条月产万片的6英寸芯片生产线还是在1990年的“908工程”启动时投资安装的,据说当时总的工程投资额为20亿人民币,但是十年多的时间已经过去,这条6英寸生产线已经不值多少钱了。

  “亿元?”郭有霖有点不确定地问道,在他看来这亿元还是有点太多了。

  “如果华晶不同意的话,我们还可以再增加,一定要把华晶半导体的股份拿下来。”李向阳直接把这件事情确定了下来。

  时间不等人,李向阳不想再拖了,亿元在他眼里只是一些数字而已,但是他相信这亿元的投资以后一定会给他带来更大的收益。

  “老郭,如果我们把华晶亿元的债务给磨平了,陈正宇还会不会继续让华晶半导体上市。”

  “一定会的,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

  在他了解的情况来看,陈正宇想让华晶半导体上市已经是迫不及待了,他不但要让华晶半导体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中国半导体公司,而且他还想尽快地筹集资金,投资安装8英寸芯片生产线。

  本来李向阳打算在收购华晶半导体那49%的股份后,让郭有霖和陈正宇好好商谈一下的,但是现在看来,即使他收购了华晶半导体49%的股份,估计也无法阻止陈正宇上市计划。

  即使阻止不了,那就让华晶半导体上市好了,如果这样的话,李向阳认为在香港股市上还有一些空子可以钻,到时他的股份就不止这49%,或许会更高,最起码能超过上华半导体的51%。

  想到这里,李向阳和郭有霖两个人都笑了。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