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九章 风雨飘摇_远东之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刀式。

  此刀为河北沧州马凤图1925年前后在甘肃创编,主要是根据冯玉祥西北军手枪队25式大刀术加以简化并参考古籍记述传统刀法编订。但这套刀法大放异彩却是在后来长城抗战中的喜峰口!

  参加长城抗战的中**队有三十多万,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晋军等多个山头。武器装备以徐廷瑶的中央军最好;王以哲、万福麟的东北军,以及商震的晋军也不遑多让;唯独宋哲元的二十九军最差,全军只有野炮、山炮10余门不说,重机枪也不过百挺,轻机枪甚至每连只有两挺而已,步枪多为老式汉阳造又或者是山西仿制的三八式,而唯一与众不同的是二十九军士兵人手一把后来极其之著名的镔铁大刀!

  喜峰口战斗中,原西北军的第二十九军血战日军铃木、服部旅团,一战成名!二十九军士兵以大刀和手榴弹对抗日军的先进武器,歼敌五千,喜峰口防线经历多次激战始终屹立不倒!连日本《朝日新闻》的评论中也承认:“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战后宋哲元、张自忠、冯治安、赵登禹、刘汝明等人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喜峰口抗战的胜利是中国自“九一八“以来的首次大捷,全国上下一片欢腾。社会各界纷纷组成慰问团前来劳军,各报记者也蜂拥而至。记录二十九军的新闻电影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影院上映,电影中每每出现宋哲元的镜头时,观众们都要起立鼓掌。二十九军大刀队因长城抗战而名扬天下,作曲家麦新为此创作的《大刀进行曲》,立刻被到处传唱。而因此,破锋八刀也扬名天下!

  可惜的是虽然二十九军在喜峰口获得胜利,中央军第十七军的三个师在古北口却相继被打残溃退,日军从此处突破,造成当时长城抗战整个防线的崩溃。长城抗战惨败而还,郭敏政府更是在1933年5月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事实上承认了日本对东三省的占领,并将冀东、察东列为“非武装区“,任由日军进入。

  当年马凤图、马英图兄弟创作这套刀法的时候考虑的就是大面积推广和实用性的问题,于是这套刀法被简化至不过八招,但招招凶狠夺命!而且简单易学,马凤图也是八极拳的名家之一,于是这套刀法屠千军自然有些研究。之前在老四营的时候他就没少逼着自己麾下的弟兄们操着大刀来操练这套刀法,而到了济南城后连夜打造了数千把大刀配备改编过来的新一军部队。

  好在济南城铁轨不少,需要吃饭的难民也多给了屠千军机会打造自己的大刀和拆毁铁轨回来的机会。但由于时间关系这些大刀制作出来其实都很粗糙,大多数甚至只打出来个刀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