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枪(五)_534_韩警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乎家家户户有,一家甚至好几双,通过手套很难找到凶手。

  金阳知道这么搞太夸张,关键没更好的办法,急切地说:“张局,‘韩打击’这个人您知道的,别看年轻,其实很稳重,他亲自检验应该不会有问题,而且市局的设备据说是最先进的。”

  市局只收取成本费用,送到其它单位检验人家要赚钱,要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张宝利权衡了一番,紧攥着拳头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就按刚才说得办,动作要快,效率要高,不能再耽误时间。”

  “是!”

  与此同时,汤副局长和崔副局长正在市委向陈局汇报工作。

  自从被任命为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之后,陈局便搬到市委办公,平时极少回局里。

  谈完几件大事,陈局放下刚签好的文件问:“老崔,案有没有进展?”

  “国强同志昨天回来的,侦破工作暂时没什么进展。”

  2001年只剩下几天还发生一起死亡二人的命案,直接影响到南港市2001年的命案破获率,而且死的是一对母子,影响太恶劣。

  “国强同志回来了,说明留在东港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小韩在干什么?”

  “他跟田医生轮流检验东港送检的嫌疑人血样,已经好几天了。来前我去技术大队,他值夜班,刚从实验室出来。熬了一夜,没去休息,提着一个装检材的保温箱去医学院,好像要借用人家的实验室做什么实验。”

  “培养人才需要时间,暂时没人只能亲自检验。”

  “田医生说只要有一定基础,学na检验鉴定不是很难。他现在辛苦diǎn,等把人才培养出来就好了。”

  ……

  攻克疑难复杂案件需要技巧和方法,需要勤奋专注和不断学习充实方方面面知识,同样需要灵感。

  尤其当案件侦破陷入山穷水尽的境地时,寻找案件的突破口更需要灵感。可能是一个不起眼的痕迹,可能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也可能是一个微小的生活常识。

  凶手留下的精-液为何会那么少,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韩博脑海中。

  检验那么多血样,东港县局要为此投入六七万经费,韩博不想人家再花更多经费,带着检材匆匆赶到事先联系过的南港医科大学,借用人家的高倍显微镜,验证夜里冒出来的一个听似很荒唐的设想。

  有熟人好办事,用不着请领导协调。

  老卢的儿媳妇赵秀丽很厉害,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妻子孕检就是她帮着安排的。

  韩博放下保温箱,再次感谢道:“嫂子,总是麻烦您,真不好意思。”

  “又不是外人,别这么客气。”赵秀丽扶扶眼镜,指着保温箱笑问道:“说说吧,怎么回事,看我能不能帮上忙?”

  她是专业人士,比老同学田学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