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韩家的希望_韩警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字不识一箩筐,要不是父亲出去外搞装修,带着一帮徒弟没人洗衣做饭,她一辈子走不出思岗县。自己上学不刻苦,没考上中专中师,又怕念高中,结果只能在幼儿园当民办教师,一样是农民。

  弟弟争气,从一年级就开始拿奖状,一直拿到高中,没复读就考上大学本科。过去五年,全镇加起来不超过二十个,韩家的骄傲,远近闻名。

  现在毕业了,分配到县里上班。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真正的光宗耀祖。

  父母在外打工,有些事韩芳不能不管不问。

  收拾起韩博换下的衣服,靠在门边窃笑道:“小博,丝织厂女职工多,我不是反对你处对象,二十好几也该处了,但要注意影响。你是党员干部,不是普通工人,作风不好会影响前途的。”

  “放心吧,你弟我出了名的作风正派,不会乱搞男女关系。”

  一个学化工的在纺织厂能有什么前途,不过人不能太贪心,能进城,能有份工作已经很不错了,韩博从善若流。

  “知弟莫若姐,知道你是正人君子,就是提醒一下。”

  韩芳干脆放下衣服,拉来一张椅子坐到他身边,“其实你上大学这几年,好多人要帮你介绍。当时不知道你会被分到哪儿,我和妈一个没答应。现在分配了,有正式工作,不能再拖。

  你自谈也好,单位领导介绍也罢,总要讲究个门当户对。农村户口不行,再漂亮都不行,那会害了你们将来的孩子,户口随母亲,这你知道的。普通工人,要是家在县城可以考虑,最好是干部……”

  农民歧视农民,听上去似乎有些讽刺。

  其实真不能怪她,城乡差距太大,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化肥农药连年涨,粮价却一成不变,三提五统等乱七八糟的收费一分不会少,搞得农民年年丰产不丰收。

  若非被逼无奈,父亲人到中年也不至于背井离乡出去搞装修。

  树挪死,人挪活。

  现在看来父亲这一步算走对了,带几个徒弟在东海市干得红红火火,从最开始一年赚两三万,到现在一年赚十来万。没种地那么苦,收入却是之前的几十倍,书记镇长都羡慕。

  这年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去丝织厂一个月才能拿几百,可要是说不去上班,一起出去做木匠,全家人非得失望死。在他们看来,丝织厂干部一样是干部,老韩家几十年就出这一个党员干部,岂能不放着干部不做去做木匠。

  对于前途,韩博真有些迷茫,暗叹一口气,对着镜子刮胡子听姐姐继续唠叨。

  “如果单位今天安排宿舍,你不要回来,让你姐夫回来,帮你把行李铺盖送过去。开水瓶,洗脸盆,厂里发最好。不发我们自己买,买新的……”

  在农村,万元户了不得。

  父亲搞装修能赚钱,韩家不是万元户,是几十万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