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章李继业在行动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然,李家现在还得是待罪的庶民。

  百户虽小,但好歹是个能世袭的官职。

  只希望能够通过护送吴敬上京,能够走到更好的门路,从而抱上小太子的大腿。

  李继业,

  继承祖业……

  自打永乐末年他们家被贬为庶民,已经过去三十年了……

  他还能不能“人如其名”?

  李继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想他有记忆的时候,李家就走向了衰败。

  别以为李景隆送了一大波之后就把李家折腾垮了,其实永乐朝建立后,太宗对于李家的待遇还是挺好的。

  李景隆被授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增加岁禄,列于群臣之首……

  虽然这种“群臣之首”有点像孙家那样,只是个荣誉头衔,但有名总比无名好。

  以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也没有人敢让他去掌握实权了。

  能有这样的下场,应该算不错了。

  可惜李景隆自己持续作死——

  在转入永乐朝后,李景隆还是一副嚣张的样子,没有和同僚搞好关系,同时在地方上侵占土地和畜养奴隶,引起了很多人不满。

  第一次被人举报不轨,太宗放过了他。

  第二次被人举报不轨,太宗只是削去了李家的功臣勋号,仍然保留了爵位和待遇。

  第三次被人举报不轨,说李景隆在家里僭越,让人用君臣之礼拜见自己,太宗才忍无可忍。

  面对太宗派人包围了自家府邸,李景隆表示自己宁死不屈,要绝食自尽。

  当然,据说李物流绝食了十天,也没有挂掉。

  也不知道这人是不是研发出了人体光合作用。

  反正正是由于这一位祖先的“功劳”,李继业小时候只享受了一段少爷时光,就沦落成了平民。

  如果一出生就是落魄子弟,那李继业还能接受良好。

  可他明明享受过了,对年幼时期的种种富贵都记得,如何能安心接受命运安排?

  所以在听说轩輗要送吴敬去见太子,李继业专门走关系,成了这一支队伍的保安大队长。

  在路途中,李继业很努力的跟吴敬打好关系,他爷爷没有的智商情商仿佛补充到了他这个孙子身上,让吴敬跟他混熟了,还答应了见太子时为其说两句好话。

  只可惜……

  “唉!”

  他终于叹出口气,压制住杂乱的思绪,睡觉去了。

  第二天,吴敬抱着他的宝贝痴迷不已,闭门不出的研读,李继业便自己去了京城走走。

  他也刚来北京,对这里非常好奇。

  看着周边热闹繁华的场景,他心里又苦涩起来,觉得如果祖父靠谱一点,他们家也跟着迁来北京了,何至于跟乡下人进城似的?

  而且京城物价还便宜。

  虽然不知道本应该是消费水平较高的首都,为什么物价会比江南还低一点,但这成功的李继业对于常驻北京的渴望又增大了。

  逛了一天,李继业回到了吴敬的小院子里——为了跟人套关系,其实李继业一直都在这边蹭住,美名其曰贴身保护人才。

  正好胡安寿拜访完毕,正在向吴敬告辞。

  李继业等人走了才开口,对着显得颇为苦恼的吴敬问道,“吴先生,怎么了?”

  那人又是谁?

  “他是太府寺卿,找我去做事的。”

  吴敬都没想到,他昨天才抱回来一堆典籍还没看完,今天就被人找上门安排工作了,而胡安寿话里提到的,赐他同进士出身的圣旨也快下来了,让他准备一下。

  京城这里……

  使唤人都这么勤快的吗?

  李继业肃然起敬,知道刚来就受职上任,是统治者对他重视的表现。

  如果他数学好一点,李继业简直恨不得替身替之!

  “太府寺说,京城这里要搞一个专门用于购物的地方出来……叫做超市?”

  吴敬和李继业坐下,对他也不瞒着,将此前的交谈与对方说了。

  家境落魄后基本没读过书的李继业一脸问号。

  有几十年的省级机构工作经验在身,吴敬却是能理解“超市”是用来干什么的——

  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专门让老百姓购物的地方,实际上和太府寺类似,也是用来调控物价的。

  只是一个是官方,一个是利用了市场。

  毕竟政策再好,也需要民间的配合,不然只喊口号是坚持不了太久的。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