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9章 重回暖水乡_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夸大领导的功绩,陈志远这个马屁拍的恰到好处,让祁同伟和高义都觉得很舒服。

  “陈书记,让刘县长他们在前面带路,你到我车上说话。”

  陈志远一听这话,顿时喜上眉梢,只见他屁颠屁颠的跑了个来回,又上了祁同伟乘坐的考斯特。

  “祁省长,从这里到县城,大概有十几分钟路程。

  我想把最近两年金山县的工作,还有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向您做一个简短的汇报,可以吗?”

  祁同伟却摇了摇头。

  “不用了,我这次下来,要跑好多地方,时间很紧,只能在金山待半天,就不谈具体工作了。

  趁路上的时间,你先说说,下午的日程是怎么安排的。”

  “祁省长,是这样。”陈志远看了看高义,说道:

  “现在已经十一点十分,请各位领导到县委招待所用餐,午饭结束之后,稍事休息一下,一点半出发。

  先到暖水乡,再到银马镇,最后去双水乡。

  这三个乡镇是金山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乡镇,且产业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能提供最客观有效的数据和材料。”

  祁同伟知道,这些地点并非金山县单方面决定的,高义肯定也参与了,便没有提出异议。

  只说道:“时间紧迫,中午不用休息这么长时间,吃完饭之后,十二点半准时出发。

  今天就让同志们辛苦一下,晚上再好好休息。”

  交代完之后,祁同伟又琢磨起来。

  暖水乡不必多说。

  但自己又没有在银马镇和双水乡工作过,为什么也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呢?

  ……

  走进暖水乡地界,祁同伟顿时眼前一亮。

  时隔十几年后,再次来到这里,竟然已经成了另一副光景。

  如果说当年自己在这里搞万亩蔬菜基地,算是一场农业革命的话。

  那么现在,暖水乡的蔬菜种植产业,至少已经迈入了农业革命2.0时代。

  原有的千亩蔬菜大棚,已经发展到了近五千亩,而且搭建大棚的材料也不再是毛竹,而是钢管构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样的大棚更整齐、更宽敞、维修起来更加方便……

  祁同伟走进其中一间大棚,发现里面也是别有洞天。

  恒温设备、光照设备、通风设备等等,一应俱全,甚至还用上了滴灌设备。

  这样的硬件设施,哪怕放到十几年后,估计也不算太落后。

  “孙副县长。”祁同伟看向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孙士杰。

  “暖水乡的几千亩蔬菜大棚,全都安装了这样的设备吗?”

  “大概有80%左右,剩下的20%是冷棚,没有安装保温系统,不能在寒冷季节种植反季蔬菜。

  另外,在设备上也有所区别,这里使用的是热风炉和滴灌系统,条件更好的大棚,会使用热水循环和微喷灌系统。

  甚至还有几个条件最好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