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打动省报记者_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山了吗,紫溪村就在山脚下,祁乡长给他们修了路之后,从乡里过去只有大概十里地。”

  “那好,今天就采访到这了,对于你们说的情况,我们一定会如实报道的。”

  ……

  宋旭辉和方怡从原路返回玻璃杯厂,把荀牧野叫到一旁,窃窃私语了好一会儿。

  荀牧野听完之后,看向祁同伟的眼神有些惊讶,又带着一丝欣赏,本以为祁同伟年纪轻轻就当上乡长,肯定是因为有强大的后台,没想到竟然是靠成绩干上来的。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亲自去证实一下。

  “祁乡长,听说你当过驻村干部,在村里也搞了不少产业,能带我们去看一看吗?”

  祁同伟自然是求之不得,道:“当然可以,现在就去吗?”

  “最好现在就去。”

  “那行。”祁同伟把叶飞叫上,补充了一句:“叶厂长是紫溪人,我在那里驻村的时候,他就是村委会主任,所有的工作,都是他和我一起干的,后来乡里搞了玻璃杯厂,我又把他挖了过来。”

  叶飞可不敢抢他祁哥的功劳,摆摆手道:“哪里哪里,所有的事情都是祁乡长一个人办的,我就是给他打打下手。”

  众人分乘两台小车,只用了十分钟就到了紫溪村。

  此时正值十月,山上的油茶籽已经采摘完毕并运下了山,多达七十万斤的数量,让几乎全村人都在忙碌着,荀牧野刚一进村,就被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给震撼到了。

  “这是油茶籽吗,怎么这么多?”

  “荀主编,你看到的只是一部分,后面的山上有几千亩山茶林,每年可以生产十几万茶油。”

  “这么多茶油,有销路吗?”

  “当然有,京州人吃的茶油,一大半都是这个村的。”

  “既然有如此好的产业,为什么我听说,这里本来是全省最穷的村子。”

  村主任林守业连忙解释道:“省里来的大记者,你们有所不知。

  我们村的自然条件虽然好,但之前没有路,这些经济作物根本送不出去,送出去也不知道卖给谁,所以无法产生任何经济价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祁乡长来了之后,他给我们修了路,给山上装了索道,并且亲自跑到京州,把茶油的销路问题解决了,他甚至给村里盖了个榨油厂,让我们能把更多的利润抓在自己手里。

  你再看那几个竹制品加工厂,还有后山的两百多亩茶园,全都是祁乡长一己之力促成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祁乡长去年的驻村,紫溪现在依然会是全省最穷的村。”

  荀牧野听完这番话后,已经不仅仅对祁同伟刮目相看了,而是肃然起敬。

  “祁乡长,所谓万事开头难,你刚来紫溪村的时候,这里一穷二白,究竟是怎么打开局面的。

  能不能说说你是如何做的,我要将你的做法,以内参的形式发到省内各级领导手里,让他们进行推广,早日帮助全汉东的老百姓走向致富路。”

  祁同伟心里顿时一跳,这是又来好事了吗

  自己在紫溪的政绩,一旦通过省报内参发出去,等于直接进入了汉东省各级领导的视线,说不定他们还会记住自己的名字。

  “荀主编,这事嘛,得从后山的茶园说起,我刚到紫溪的时候……”

  就在这时,一旁的老支书李长生突然出声,打断了他的话:祁乡长,这事还是我来说吧。”

  等李长生描述完去年清明送茶的过程,他和叶飞、林守业都已经泪流满面,荀牧野等人也同样感慨万分。

  “了不起,真了不起,你们这是愚公精神,在绝境里闯出了一条致富路,而祁乡长是你们的指路明灯,功劳最大。”

  “哪里哪里,荀主编过誉了,全都是村民们奋斗的结果,我只是尽了一个基层干部应有的职责。”

  祁同伟一脸的谦虚,他看了看手腕上的表,又道:“现在已经五点半,再过一会就要天黑了,我们回乡里吧,请荀主编你们品尝一下红山乡的特产野味。”

  喜欢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请大家收藏: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天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