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达常遇春谁更出色_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功最显赫的两个人,相当于朱元璋的正副元帅。

  然而这两个人,徐达是朱元璋的发小,出生穷困,没读过什么书,也没看过什么兵法。

  常遇春也是因为贫困,加入到打家劫舍的强盗窝里,后来才投奔朱元璋。

  也就是说,这两个人本来完全不懂得带兵打仗,为什么最终却成为了大明王朝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呢?

  首先是徐达和常遇春武功高强作战勇猛。

  徐达和常遇春虽然之前没有学过兵法,没有带过军队,但是他们有个特点,都学过武功,有一身好武艺。

  因为有一身好武艺,因此在军队中让人佩服,受士兵爱戴。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是一个不会武功的白面书生来指挥打仗,那些士兵们肯定不服他。

  而徐达和常遇春本身武功高强,士兵们都会觉得他们“有水平”,当然就听他们的话了。

  华夏古代写的那些演义小说,里面的将军们,都是武功很高强的。

  隋末演义中,还搞了一个好汉们的武功排名。

  甚至打仗的时候,通常都是先将军打,决出胜负以后再士兵打。

  所有这些,虽然与实际情形是不一样的。

  问题是,不一样,为什么演义小说还会这些写呢?

  这说明,在老百姓的心里,是很重视军队中将军的武功的。

  徐达和常遇春武功高强,自然很受敬重。

  徐达和常遇春除了有一身好武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他们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作战勇猛,每次都是冲锋在前。

  史料中就有很多地方特别记载了他们冲锋在前的例子。

  既然主帅都冲锋在前了,士兵怎么可能不跟上呢?

  所以打起来自然就非常厉害了。

  其次,徐达和常遇春的对手也没有学过兵法。

  徐达和常遇春的部队,和元朝军队打仗的时候不多。

  他们和元朝军队打仗,都是在平定了南方以后。

  而当时的南方,主要是陈友谅、张士诚这些人的部队。

  而这些人,本身也都是农民军。

  虽然徐达和常遇春没有学过兵法,陈友谅、张士诚这些对手的将军们也没有学过兵法。

  当大家都没有学过兵法的时候,打仗主要就靠的是勇猛,靠的是军队里将军的魅力,而不是计谋了。

  事实上,明末的统一战争,打仗的时候使用的计谋,确实没有秦末以及三国时期有名。

  秦末和三国,有非常多了不起的军事家,谋略家。

  但是元末被后世记住的军事家、谋略家似乎很少。

  像李善长、刘伯温这种,他们其实很少指挥打仗,更多的是战略规划及后勤保障。

  这也说明,因为大都是农民起义军互相在打仗,谋略使用上确实非常少。

  当朱元璋统一南方后,派徐达和常遇春挥师北伐,攻打元朝正规军的时候,元朝正规军不是也打不赢吗?

  事实上,徐达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