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七十三章 了不起的人生,不完美的结局_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

  吴起的洒脱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从零开始然后再造功业,唯一的要求就是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从这个角度说吴起也是个性情中人。

  当然,吴起虽然能够了却君王天下事,却无力赢得生前身后名。

  吴起在世的时候对他的诋毁就多于赞誉,在他身后正统儒家虽然能承认他的功业,但是对于其为人却持保留态度。

  正统儒家以忠孝仁义为尺是不会考虑吴起的性情和性格的,如果说战国这样的时代能够让吴起避免不忠的指控,那么他对自己母亲的不孝和对自己的妻子不仁是儒家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的。

  纵观吴起几次更换平台,都少不了谗言的影响。在鲁国打败齐国后,有人给鲁君下吴起的眼药,说吴起是猜忍之人,这已经上升到人格上恶意的猜测了,但是鲁君还是信了。

  这说明至少在鲁君的判断里这么评价吴起是符合逻辑的,看看吴起对于自己的母亲和妻子的态度,至亲之人尚且如此,一个猜忍的评语大概不算过分。

  在魏文侯决定起用吴起之前,李克也对文侯说吴起贪而好色,在后来吴起的魏国岁月里,很难看到关于他贪和好色的记载,反而是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是至少当时外界对他的认识是这样负面的标签。

  至于楚国的变法更是让吴起彻底和宗室权贵敌对,以至于最后死在乱箭之下。

  可以说吴起的性格已经决定了他必然要招惹无数的谗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吴起如果庸庸碌碌也许能安稳度过一生,但是他又能建功立业如探囊取物,性格上的猜忍和阴狠与事业上的辉煌加剧了别人对他的敌视。

  好在吴起看得开,合则用,不合则舍,反正战国有的是机会和平台。

  但吴起屡屡被人算计,而且是极为卑劣又毫无技术含量的算计,也可以说吴起是外战内行内战外行,在战场上攻城拔寨,在国内的政治斗争中却屡屡为小人所败。

  也许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性格里过于骄傲,不屑于去和国内的势力展开互相攻讦。

  当吴起在楚国强势变法的时候,宗室权贵对他恨之入骨早在他的意料之中,甚至吴起已经习惯,反正不管何地只要想做点什么都少不了反对势力,甚至吴起存在本身就让人敌视。

  因为他是个巨大的变量,是有能力打破既有格局重新洗牌的人物。

  对于吴起这样的人物,大多数在原有局面下处于有利地位的权贵必然是群起而攻之。

  不过只要君王信任,吴起就能继续推行自己的变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楚悼王死后,宗室直接和吴起短兵相接,当吴起躲在楚悼王尸体后面的时候一定会回想自己无比精彩的一生,回想起西河的岁月,回想起母亲和齐国妻子,他也许会觉得自己一生充满遗憾,但是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在所不惜,所以他有憾而无悔。

  乱箭如蝗飞来的时候,吴起已经想好了怎么替自己报仇,吴起这样猜忍睚眦之人一定是有仇必报,哪怕是死也要同归于尽。

  因此楚悼王的尸体成立吴起复仇的筹码,乱箭飞来的时候射中了吴起,也射中了楚悼王,后来肃王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参与围剿吴起的权贵。

  看看在《史记》和《通鉴》里的吴起,其实都不是特别详细,但是还是能简单勾勒其一生。

  《史记·吴起列传》的最后司马迁也十分感叹,觉得吴起既然知道“形势不如德”,但自己又因为“刻暴少恩”身亡于楚。

  …………

  太极宫中,李世民望着天空。

  只是默默留下了一句:

  “茫茫长河,沧海一粟,王图霸业谈笑间灰飞烟灭,果然是解不了名缰系贪嗔痴,千古一心,情同此理。”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