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七章潜在隐患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来上海县所为何事?”

  这么大的官,微服来上海,任谁心里都会七上八下,也就是姚启圣能忍得住,直到四下无人之时,才开口询问。

  “哦?我之前没跟你说吗?我这次过来,就是想看看上海县的发展情况,顺便待几天,处理点私事。记住了,我在上海县的事情,你可别给我传出去了。”李鸿飞叮嘱道。

  实际上他有个屁的私事,官越当越大,说瞎话的本事,也是越来越厉害。

  “下官明白,大人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姚启圣不在多问。

  知道李鸿飞不喜欢被人打扰,问明原因的姚启圣,也不再多待。

  接下来几日,李鸿飞借着暗访的名义,陪着陈圆圆,在上海四处游玩。

  当然了,玩归玩,考察还是要继续的,而李鸿飞的考察,事实上也就是通过边玩边看,深入实地来了解如今的上海县。

  早在两年前,上海县不过是一座,人口不足五万的较大渔村而已,当地老百姓,主要以捕鱼为生,而古代很少有依靠渔业发财的人,要不是利用渔船进行走私,上海县的老百姓,估计连填饱肚子都是个大问题。

  随着李鸿飞上任苏州知府,第一件事就是正式提出,在上海县建立通商口岸,将以前的非法走私,真正变成合法的进出口贸易。

  之后李鸿飞又重点开发,距离上海县不到五十里地的宝山镇,如今仅宝山工业区,加上宝山军事基地,将近二十万人的巨大消费市场,不说别的,单单每日的农产品需求,就足以养活上海县百姓了。

  再加上各国商人涌入上海县,蕃坊的出现,很快将上海县提高了一个档次,要知道如今华夏,拥有蕃坊的城市可不多。

  不少内地人,为了第一时间,从洋人手上搞到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也纷纷涌向上海县。

  两年时间,上海县的经济增长一日千里,人口也从两年前的不足五万,快速增至如今的四十多万,虽然还没法与苏州比肩,但相较于战后的扬州,上海县丝毫不差。

  要知道这两者间,可是一个州,与一个县的对比啊!

  按理说上海县的经济增长已经足够快了,就连姚启圣最初上任时,也感觉不可思议,可李鸿飞总觉得,上海县似乎还缺点什么

  “东方明珠?不夜城?对,就是上海的独特文化氛围!”李鸿飞一拍大腿,很快明白过来。

  上海县虽然在蓬勃发展,可思想上并未彻底开放,汉人在洋人面前高人一等的结果,就导致西洋文化不容易被华夏接受,同时这些洋人因为自卑,会主动放弃西方特色,转而努力学习汉族文化,就像另一个时空里,华人放弃本国文化,崇洋媚外一般。

  之前去的西餐厅,就已经反映出了这一细节,因为汉人地位崇高,导致西餐厅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反而弄出了一套四不像的东西。

  华夏沿海城市如此之多,而后世的上海,之所以如此摧残夺目,并不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最大的特点还是归功于它的融合性,与独特魅力。

  这种特性千万不能丢失,否则上海也就无法成为,独一无二的东方明珠了。om,。

  (大国崛起1644)

  请收藏:https://m.kuai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